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中国科协“建家交友”研讨会在沪举行

阅读: 发布日期:2014-06-20 17:12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党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研究确定《“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标准》起草框架,6月5日,中国科协“建家交友”工作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王春法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相关部门和直属单位负责人,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部分全国学会、企业科协负责人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协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王守东主持。

建家交友工作研讨会现场(鲁鸣 摄)

  2014年上半年,中国科协书记处审议通过了《〈“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标准〉起草工作方案》,要求科协系统以“建家交友”为目标,坚持分类制定、逐步推进,逐步形成“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标准体系。

  《〈“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标准〉起草工作方案》要求以联系和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家”与加强科协党建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党建工作提高“建家”层次,通过“建家”工作拓宽党建渠道;与科协工作实际相结合,着眼于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举荐、决策咨询、组织建设等方面,进一步突出服务科技工作者这个主题;与加强科协文化建设相结合,推动形成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独具特色的科协文化;与建章立制和基础条件建设相结合,努力满足科技工作者多方面需求,千方百计将“建家”工作落到实处。

  “建家”思路各具特色

  在研讨会上,各地科协、全国学会、企业科协结合实际工作,就“科技工作者之家”、“会员之家”、“企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标准框架,以及具有接待功能场所的“建家”标准框架展开深入讨论。

  天津市科协表示,他们在制订“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标准框架中提出坚持开展“月末联谊会”活动,使其成为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建立维权办公室,与知识产权局、律师协会合作,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重庆市科协在“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标准框架编制中,考虑到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需求,将广泛开展青年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发现、举荐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着力提高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重要内容。

  学会建设“会员之家”就是要为会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制订“会员之家”建设标准框架中,提出要构建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为会员创造交流和发表学术成果的机会,了解科技信息和新的学术思想,结识同行,促进合作。

  宝钢科协在制订企业科协“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标准框架时注意到,企业科技工作者特别渴望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得到提携推荐,他们认为,企业科协应凭借“讲理想、比贡献”等活动,积极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展示与提携的舞台,宣传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特别是要帮助企业青年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为他们实现成才梦想助力。

  由陈毅元帅亲笔题名的上海科学会堂,不仅是上海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面向社会公众科普的舞台。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建荣表示,近年来,上海市科协以科学会堂为载体,在学术交流、科普展示功能基础上,拓展对外交往、交朋会友、文化熏陶、咨询受理等功能。同时,还通过新媒体等形式,将“科技工作者之家”从科学会堂延伸到网上,针对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发展需求,开展信息和技术服务、继续教育、职称申报服务、政策咨询和学术交流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活动载体的建设彰显“家”的生命活力。

  上海市科协的“建家交友”工作,尤其是科学会堂的院士风采墙、科学艺术栏杆、时尚科技之窗等多项创新举措,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春法谈到,上海市科协“建家交友”工作在营造具有科技特色和科技工作者特色的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既有面向科技工作者的、体现“家”的温馨的元素,也有向社会展示科技成果和科技界形象的科技元素。同时,针对科技工作者的需求,上海市科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服务活动,增强了科协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凝聚力。王春法希望,上海市科协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科协工作者队伍,不断拓展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建家交友”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在于发挥“家”的功能

  “此次工作研讨会总体上看十分成功,达到了交流进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王春法说,中国科协着手起草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标准》与一般的行业技术标准不同,是一个指南性的标准,旨在指导各级科协和学会更好地开展“建家交友”工作,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无论是建设实体的“家”,还是虚拟的“家”,关键在于发挥“家”的功能。一是建设政治意义上的“家”,密切党和政府与科技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二是建设情感意义上的“家”,以润物无声般的工作方式,从精神、文化、情感上吸引、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王春法谈到,“科技工作者之家”包含3个层面的服务内容:一是服务科技工作者,帮助他们不断成长提高;二是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党和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提供平台支撑;三是增强对科技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在“科技工作者之家”中,科技工作者是“家”的成员,而科协工作人员则要定位于“家”的服务员,因此,科协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认同这个“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成功与否,最终要看科技工作者满不满意。”王春法说,“通过标准制定、完善和实施过程,要推动形成科协资源积累机制、文化养成机制和科协整体社会形象的塑造机制,以体现科协组织和科协工作在联系和服务科技工作者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建好在发展中有作为、受科技工作者欢迎的‘科技工作者之家’。”(耿挺 王毅俊 编辑:陶艺音)

上海市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