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住建部将制定“十三五”农村危房改造规划 保护传统村落民居

阅读: 发布日期:2014-10-30 14:28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10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倪虹、村镇司司长赵晖介绍传统民居调查工作和传统村落保护等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言人倪虹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传统民居调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也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居建筑形式。传统民居是凝固的历史,是民族生存的智慧,建造技艺、社会伦理和审美观念等传统文化要素的集中体现,是难以再生的珍贵的文化遗产。2013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中国传统民居调查工作。本次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历时9个月,完成了传统民居类型、代表建筑和传统建筑工匠的逐县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梳理出599种传统民居类型,并编纂完成《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
        自2012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简称四部局)已公布两批1561个村落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327个村落列入2014年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很快将在四部局基础上联合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第三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三批合计2500多个。
        另外,在2008年中央支持贵州省率先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基础上,自2009年起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开展了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至今,中央累计安排1191.72亿元补助资金、支持了1565.4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户均中央补助标准从初期的5000元逐步提高到目前的7500元,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农户再增加1000元,同时对边境一线农户和建筑节能示范户额外补助2500元。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深得基层干部群众拥护,2008--2014年,每年的当年开工率都接近100%,当年竣工率在90%以上。
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抓紧制定“十三五”的农村危房改造规划,继续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村镇司司长赵晖介绍,偏远地区现在传统村落要去的人很多,而且趋势会越来越大,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地方更有特色。有些村落现在都人满为患。凡是命名为国家传统村落的,财政部都给予资金支持,一个村利用现有的五项专项资金渠道,整合起来,平均一个村中央财政能给到300万的支持,这还不包括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地方政府还要再配。对一个村来讲,这是比较大的一笔资金,同时住房城乡建设部也在制定研究政策,争取引入社会资本保护传统村落和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