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5日至7日,应山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柳林县人民政府邀请,中国建筑学会专家组一行前往山西省柳林县考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并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柳林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山西柳林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建筑设计会议暨历史街区业态研讨会。
专家组由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原理事长宋春华任组长,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柴裴义,住建部科技委委员、原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刘伯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李锦生,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规划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建军,山西大学教授级高级规划师高辉等专家出席会议,就山西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建筑设计方法、历史文化传承、建筑风貌保护、街区业态组织等展开深入交流。
会上,专家组向参与建筑设计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通报了柳林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方案评审总体意见,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专家组组长宋春华在听取各设计单位的方案汇报后总结到:《山西•柳林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建筑设计》项目是一次形式上的创新,组织多家设计单位共同参与设计,有利于发挥各家之所长,积极探索“柳林模式”的历史街区更新保护方式。他指出,柳林县明清街更新保护成不成功的关键在于是不是“柳林”特色。10家建筑设计团队共同参与设计是优势,但也要注意整体风格的协调;如何处理好社会、经济和文化三大方面的关系,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之本。专家组指出,柳林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的实施是柳林县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探索,是设计创新与多团队协作的探索,是组织方式与实施模式的探索。在接下来的规划设计工作中要着力解决好空间形态、街道肌理、建条列案、文化特色等方面的问题。要把握好空间形态,特别是空间尺度,合理确定空间布局、功能划分,要适当增加休闲空间、停车空间。要在保持原有业态功能升级改造的同时,植入新型业态功能,进一步提升街区品味;各地块的设计既要根据功能的多样性、各具特色,也要注重协同设计、和谐设计,要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借助街区的改造,在全省文化街区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与会专家还围绕街区功能业态、非物质文化特征凝练、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及实施时序、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由山西省住建厅副厅长李锦生主持,柳林县党委副书记、县长刘惠民,中国建筑学会学术部副主任张松峰等同志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是中国建筑学会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合作开展山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的重要内容,希望共同探索山西历史文化街区未来发展模式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