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中国科协在京召开中国科学家精神研讨会,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相关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出席会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会议,他表示,近年来中国科协围绕宣传科学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发布了《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等一系列文件,在科技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全面打造中国科学家精神殿堂起到积极作用。此次会议的召开旨在探讨如何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培育新时代中国科学文化。今后将继续大力推动相关工作,为在新时代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科学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邀请了科技部原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常委朱丽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方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刘川生,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冯长根,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等来自自然科学领域、科学文化领域、科技政策领域的20余位院士、专家出席。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中国科协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王延祜,以及来自中国科协机关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陈锐从科学精神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采集工程为中国科学家精神塑形铸魂,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四个方面做了详细汇报。
20余位院士、专家重点围绕科学家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内涵、区别联系,及科学精神的时代性、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特点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时也表达了对继续参与相关研讨会的强烈期盼,希望继续推进关于科学精神和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大讨论,探讨新时代中国科学家如何促进科学建制发展并做出贡献。
韩启德对此次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院士、专家的研讨内容作出三点总结。一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强调科学文化竞争是科技竞争的关键,影响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对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至关重要。二是从理论探讨的角度分析了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以及中国科学家精神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三是从务实的原则出发对提炼中国科学家精神提出了建议。他提议要继续举行一系列相关会议,进一步分解问题,分专题深入研讨,并在科技界广泛传播和宣传,营造求真、多元、和而不同的科学精神,推动科学文化建设。
怀进鹏强调,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中国科协要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积极搭建深入思考和广泛交流的平台,组织科技界把科学家精神以及与科技工作者息息相关重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推向深入,增进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对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思考,发挥好中国科协对科技界的思想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