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学会新闻>

IUDC倒计时 |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前沿”论坛介绍

阅读: 发布日期:2018-09-03 09:13 | 来源:未知 | 作者:综合部
经批准,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学会、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首届郑州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定于2018年9月18-21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举行。大会主题为“塑造新时代城市特色风貌”,会议内容包括主旨报告会、专题论坛和城市设计展。

主旨报告会

 

主旨报告会将由宋春华、何镜堂、王小东、王建国、孟建民、朱子瑜、盖里•哈克(美国)、矶崎新(日本)等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作报告,并邀请崔愷、常青院士担任主持。
 


专题论坛

 

专题论坛学术召集人由院士、大师和行业领军人物担任,并牵头策划了论坛的具体内容。专题论坛报告人将以国内中青年专家学者为主。大会设七个论坛:

 

1.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前沿
2.城市设计的多元创新与工程实践
3.城市形态、建筑形态和城市设计
4.历史场所精神再现和文化传承
5.社区营造与城市活力再生
6.城市设计教育与建筑学人才培养

7.郑东新区创新实践
 

论坛一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前沿
 

主持:邵韦平,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时间:9月20日 9:00-12:00;13:30-17:00

 

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轩辕堂A


报告内容

 

01

“城市设计的图像”



 

胡 越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城市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而历史、美学、市民生活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城市的历史、美学被发展和资本抹去后,当市民生活被决策者异化后,我们将如何构筑我们的城市文化?对于城市设计的参与者,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城市图像都至关重要。这里所谓城市图像是指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关于城市的图像,它来自我们的生活经验、教育、旅游…城市升设计参与者的城市图像的非生活化、技术化倾向影响了城市设计的质量。高质量的城市设计需要参与者的城市图像生活化和人文化。

 

02

“格物于城市,致知而设计——当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精细化发展趋向”



 

孙  澄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一直以来,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伴随着对城市认识日益深化而不断发展的。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辅助下,人们对城市发展及人们生活规律的认知进入到了多视角、多领域的精细化研究阶段,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也正在不断的多元化和精细化。报告从空间的精细化、人的精细化和社会的精细化三个维度,结合案例探讨城市空间分析、行为数据分析和公众参与设计等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前沿理论与方法。

 

03

“试析城市设计的三个基本观点”



 

杨一帆

中国建筑设计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规划师

 

我国城乡发展具有大规模、快速城镇化和地区差异巨大的特征,在前一阶段城市建设中出现大量地域特色发掘不够、重视经济增长忽视人文关怀、重视规模扩张忽视品质提升、重视局部亮点忽视城市整体协调、重视短期效益忽视长远福祉等问题,这些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城市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对此,城市设计者应维护公共利益,尊重城市运行规律,关注人的感知和使用,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从城市整体认知的观点、要素广泛联系的观点和城市动态演进的观点出发,综合的研究城市空间与形态设计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福祉的贡献。交流内容主要通过理论探讨和北京通州副中心、北京南中轴城市设计等实践案例,围绕这三个基本观点进行解析。

 

04

“被‘遗忘’的城市空间”



 

孔宇航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在中国式城市变迁语境中,城市空间的营造一直被遗忘。一方面是抽象二维规划分区方法,一方面是被刻意强化的“单体”意象,导致城市空间成为剩余的“边角余料”。与此同时,城市设计话语权的缺失以及建筑师对外部空间的“非敏感性”思维造成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的“失语”状态。如何培养建筑师关于城市空间的意识与想象力,提高其对于未来建筑实践的操作能力,是本次学术报告的主题与关注点。

 

05

“理序+增效:当代城市设计的价值实现”



 

庄  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报告尝试从城市设计的本质——综合物质建造系统和人本活动系统出发,简要回顾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的样本,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 “理序”和“增效”两个城市设计主要目标:既需要思考形态中的空间秩序及其营造逻辑,也需要强调整合不同城市要素所带来的高品质和高活力空间产出;而在实现城市设计整体价值的实践中,更需要面对传统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挑战有所突破和创新。

 

06

“湾区视角下的岭南城市设计”



 

王  河

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筑总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岭南过去三十年大规模建设和快速城市化阶段基本形成了北上广的中国城市格局,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将转向为协调城市保护与复兴、更新与发展的主题。为保护与复兴历史文物保护提供政策和指导,为更新与发展城市的大部分规划工作将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如何在城市上设计城市,所以提出了:岭南城市设计之三要论:(1)“现代城乡要论”(2)“岭南文化要论”(3)“永续发展要论”;六要素:(1)地缘经济要素(2)人文自然要素(3)特色资源要素(4)特定功能要素(5)乡土民俗要素(6)宗教文化要素。

 

07

“数字化的空间设计”



 

杨  滔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阿里巴巴未来城市实验室研发副主任,副研究员

 

空间设计本质是关于“虚空”形的创造。这既涉及到物质形态本身的美学、感知以及建构,同时也涉及到功能内容的注入、配比以及关联,彼此并不可严格区分开来。一方面,创新是设计的灵魂,涉及感性灵感;另一方面,实证是创新的保障,由理性所推动。数字化的技术提供了感性与理性深层次的融合方法,推动新型的设计方法的建立。本演讲以不同尺度的案例去说明,空间设计是基于数字实证和校验的空间创新,并服务于人们在空间中的使用和体验。

 

08

“支柱创新产业与城市转型发展”



 

张  铭(美国)

MZA Architecture总裁,总设计师

 

高科技产业及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以及优越的生态环境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和人口增长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形态和空间的发展。本文纵观西雅图的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工业化开始的波音、到微软领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到最新的e-commerce和云计算的Amazon等重要企业的持续推动,以及城市规划工作的积极组织作用等形成的合力,推动了西雅图成功跨越了重要的历史节点,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城市、宜居城市,并成为少数几个在美国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区域之一。梳理其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重要产业企业、相应城市规划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重要城市节点的设计案例,进而总结可借鉴的经验、措施,对于当前处于转型、创新发展关键时期的许多中国城市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其他论坛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大会报名网站

meeting.chinaasc.org

线上优惠注册正在进行...

线上报名截至9月10日

 

 

 

会议日程  

 

日期 时间 会议内容
9月18日
星期二
10:00-23:00 会议代表报到
11:00-12:00 城市设计展开幕式
14:00-17:00 郑东新区城市建设观摩
9月19日
星期三
08:30-09:00 大会开幕式
09:00-12:00 主旨报告会
12:00-13:30 自助午餐
13:30-17:30 主旨报告会
18:30-20:30 “郑东之夜”欢迎晚会
9月20日
星期四
08:30-17:30 专题论坛
1.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前沿
2.    城市设计的多元创新与工程实践
3.    城市形态、建筑形态和城市设计
4.    历史场所精神再现和文化传承
5.    社区营造与城市活力再生
6.    城市设计教育与建筑学人才培养
7.    新区建设实验
9月21日
星期五
上午 郑东新区城市建设观摩
下午 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