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武汉火神山医院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000张。设计方案整体参照战地医院形式,采用模块化设计和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最大程度缩短建设工期。项目在实现高标准传染病医院特殊功能流线和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当时、当地能够提供的建设材料和人工资源,确保按时功能性交付。

临危受命担责任

2020年,是汤群从事建筑设计的第四十个年头。“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是汤总在每年为全院设计师讲授“建筑施工图常见问题剖析”时的保留话题。他说:“建筑设计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使用者的行为方式。因此,建筑师要主动、自发、积极地负有相应的社会责任,即最大限度地关注和维护委托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所以,临危受命担任武汉火神山医院技术总负责人,汤总丝毫没有迟疑,接到紧急通知的其他设计师们也没有一个人犹豫。60余人的设计团队在1小时内迅速完成了集结。“相信院里会做好安排,我们尽自己的力就好了”,大家都这样想。
团队的定海神针

汤群做了一辈子建筑设计,他的作品遍布全国,有医院、写字楼、高铁站房、工业厂房等等。2017年,他一口气拿下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设计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以及绿色建筑一等奖1个。他常感慨自己把建筑设计“快做通了”,“建筑是个小玩意儿,最重要的还是几个方面因素的平衡”。

我是武汉的建筑师

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武汉是个码头文化的城市,敢为人先,不服周,讲信义、重名誉。”汤总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我们学建筑是为了么事(什么)?”他反问采访者。后来,汤总还促成了中信设计无偿捐赠武汉火神山医院设计成果并向有需要各方开放共享。他说:“这是救命的家伙,我们本身也不是为了赚设计费。”在设计交付之前,汤总和设计团队全体成员达成共识:不接受媒体采访,不做宣传报道。“事情还没有干出来,提前一分钟交(施工)图,就能提前一分钟遏制疫情蔓延。”

有人说,中信设计创造了奇迹。哪有什么奇迹?大家是一样的平凡之躯。饿了也要吃碗泡面,累了也要捶捶肩膀。冒着感染疫病的危险、日以继夜地连续作战,让设计团队里不少人的身体“亮起红灯”。偶尔量到的发热体温,同样也会让大家“虚惊一场”。可是,工期倒排,分秒必争!设计条件受限,功能性修改频繁,几千万网友们在线观看直播监工……汤总这样激励大家说:“想想那些正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也跟我们一样,一个个都是家里的儿子、女儿、父亲、母亲……他们的安危何尝没有牵挂着背后的无数个家庭?”“我们唯有一鼓作气、坚持到底,让火神山医院快一点、再快一点建成,才能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的信任。”
图纸交付后,中信设计党委书记、总经理吴凌指出,这是建院67年以来中信设计承担的最有意义、最有分量的一项设计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质量第一、意义非凡。汤总也说过类似的一段话,“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既然接手这个任务,就要圆满地交付设计成果。能让深受病毒折磨的同胞们得到及时医治,好得快一点,也算是我为社会做了点事情,给我的老师、我的领导和我家里的老老小小有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