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吴晨:迈向人民城市的复兴

阅读: 发布日期:2021-09-15 11:47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图片

吴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和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战略科学家,北京市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率先在国内开始了“城市复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被称为中国“城市复兴的首倡者与先行者”主创并主持了北京南站、南京南站、广州南站、青岛北站等多个大型交通枢纽建筑设计;主持并参与了前门“北京坊”、大栅栏片区、鼓楼西大街片区、什刹海片区、南锣鼓巷片区等城市复兴规划与设计;主持首钢园区总体城市设计,十余年持续跟进首钢老工业区转型历程,是首钢“城市复兴新地标”、“北京城市深度转型标志地区”的建设者和见证者。

 

01 城市复兴,是理想也是使命

 

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不论有什么样的困难和阻碍,吴晨都坚守着自己成为一名职业建筑师的理想。大约30年前,吴晨选择了前往英国继续深造。在学习与实践的同时,英国的城市发展理念与实践对吴晨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2002年,吴晨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中国的“城市复兴”理论,是我国首位系统研究城市复兴理论与中国老城保护相结合的学者。

 

图片

 

城市复兴是一种永恒的城市运动,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高级阶段,它用全面及融汇的视角通过持续的行动计划来解决城市问题,实现城市及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及物质空间环境的可持续性改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复兴并非经历先衰败再复兴的既有模式,传统的关注中心城区物质空间、以改造项目为途径的城市更新理念,将逐渐演化为空间尺度更大、内涵更丰富的城市复兴理念。

 

02 系统思维,全面践行城市复兴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当今科学的发展需要“大科学”观,充分研究城镇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城市复兴强调系统观以及整体论,强调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相互关联性。作为一种多维度、系统性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手段,目前城市复兴理论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并被广泛实践,成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种探索与路径。当前,应面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城市复兴理念为指导进行前瞻性思考,形成经济转型、社会融合、文化引领、空间重构、创新驱动的新型城镇化策略,面对人居环境建设的艰巨任务和复杂的实际问题,依靠全社会的努力,科学推进城市复兴和乡村振兴。

 

基于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吴晨提出城市复兴“五大系统计划”:

 

物质空间系统。着重关注提升空间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在城市公共中心活力提升、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布局、配套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引导城市空间重构,进而塑造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高质量形态。吴晨在北京老城持续进行了大量设计研究工作,对现有区域功能、政策、业态、规模、布局、社会、经济、实施等方面统筹考虑,提出“积极保护、整体创造、全面复兴”的理念,持续引领北京老城的保护复兴,包括北京老城核心区故宫周边皇城区域、中轴线、大栅栏片区、白塔寺片区、什刹海片区、鼓楼西大街片区、南锣鼓巷片区、前门东区及东三里河恢复等传统历史街区的城市复兴研究、城市设计及部分建筑设计工作,为保持和恢复首都传统风貌、延续历史文脉、促进首都城市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方法。此外,还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工作中,以空间复兴为主题,在城市复兴理念的指导下,以城市设计的手法对通州“三庙一塔”及周边片区进行整体风貌提升、文化氛围重塑、功能植入、城市修补,塑造大运河文化标志性节点。

 

图片

吴晨团队绘制的北京皇城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图片

大栅栏片区保护整治复兴规划

 

图片

南锣鼓巷片区保护整治复兴规划

 

图片

通州“三庙一塔”及周边片区复兴规划

 

文化传承系统。城市复兴中所体现的城市文化是一种环境氛围与城市“温度”,是价值观、文化素质等的综合表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城市复兴的核心。在广阔文化视野下的城市复兴计划,可通过对现有城市遗产、文化产业、相关文化商业与其它城市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城市文化资源在城市中的合理利用,提升城市的活力与品质;同时在严格遵守上位规划的前提下,选择城市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恢复城市活力与繁荣。例如在北京老城总体城市设计中,吴晨提出促进大运河故道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互融发展,梳理老城内“运河文化带”,近期恢复绿道文化系统,远期恢复水系生态系统的实施计划,依托历史水系形成文化景观体系,凸显运河文化魅力。

 

图片

前门三里河及周边水系恢复设计

 

图片

前门三里河及周边水系恢复设计

 

产业经济系统。盘活闲置资源,促进产业升级,除了关注物质环境的改善,城市复兴策略也重视更新地区的产业导入,引入优质的产业资源,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增强城市功能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促进经济增长。自2009年起,吴晨持续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工业遗产——北京首钢园区进行整体城市设计研究工作,这也是中国首个伴随产业升级的城市物质环境更新项目,为北京实现产业转型、确立西部空间格局奠定了基础,推动“四个复兴”,项目直接促成了冬奥组委入驻该园区,继冰雪产业、电竞等产业相继落户首钢后, 2021年9月召开的中国服贸会各专题馆也确认在首钢园区举办,并由吴晨领衔设计。目前正在推动的“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也会为园区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新首钢地区已成为北京城市深度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国际上工业区转型发展最重要的示范区之一。

 

图片

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北区总体城市设计

 

图片

首钢高线公园

 

社会活力系统。城市更新与复兴具有深刻的社会与人文内涵,忽视社区利益、缺乏人文关怀、离散社会脉络的更新不是真正意义的复兴。城市更新与复兴的关键在于不单纯停留于物质环境改善与审美的角度,更加强调提升城市内涵以促进城市空间的再利用、增强地区生机活力。例如郑州二七商圈的打造,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及人文环境,整合优势资源、增强创新活力,创造高品质的消费场景。在提升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积极扩展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营造国际化高品质消费环境,创造消费中心新枢纽。

 

科技创新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复兴将智慧城市理念贯穿至城市更新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全过程,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的强大驱动力,赋能智慧应用场景,建立新型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提升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

 

03 人民城市,建筑师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参与城市建设,可以很好地分析城市现在的状态,指导进行更具体的实践,而不是停留于提出概念本身。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地去进行思考,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担当和责任的一种使然。

 

2015年,吴晨团队作为候选团队之一,申请担任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主策展人,当时共有11个团队参与竞选,吴晨带领团队做了充足的准备,不仅在经济上,更是深层次的社会上、哲学上的思考,目标是要做一届历史上最好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建筑展。当时2016年的双年展的总主题是“来自前线的报告”。在中国,作为最前线的建筑师,接触的是老百姓,接触的是城市发展最前沿的信息和一部分最重要的项目,吴晨体会到城市发展的快速进步,也体会到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渴望。基于此,在中国国家馆的策展中,吴晨提出了“人民城市”这个大命题,用“人民城市”来统领和呈现过去十余年在北京的思索与实践。这个主题与城市发展或世界主流思潮发展是一致的,而且它代表了人民的心声。

 

图片

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报告(2015)

 

“人民城市”在当时还是一个全新的理念,现在来看,已经被广大的人民所接受。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份在甘肃,11月份在上海考察时,讲话中特别提到了“人民城市”的论述,现在已经变成国家意志,已经成为老百姓探寻幸福生活的源泉,已经形成了政府为百姓去奋斗、去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目标和努力,已经形成了社会的广泛共识。吴晨表示“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想法、我们的脉搏,跟国家、城市的脉搏同频了,这是我们作为专业人士最令人欣慰的一点。这标志着我们对于社会的一些担当和贡献,尽管他们不知道这源自于哪,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04 文化自信,超越建筑功能

 

在2000年之前,更多的是中国建筑师在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上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在2000年之后的20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国建筑师在一些重大项目的话语权在减弱,特别是最近南方某城市高调宣布了几大文化建筑的亮相,已经很少能看到中国建筑师主导的建筑设计了,这是比较令人伤心的一件事情。建筑师是应该秉承着一种更为开放的态度,但吴晨还是希望更多地去唤醒民族的文化自信,在一个更为公平的舞台上竞争,而不是过于对外国的建筑师的一种膜拜。

 

基于对这种现象的反思,而且有机会去阐述,回到自身的创作过程当中应该如何去做?吴晨在北京南站、南京南站、广州南站等大型交通枢纽以及天安门广场北京坊、万科大都会、金嘉大厦、孔子博物馆、福州海峡青少年中心等一系列建筑设计中不断付诸于实践。

 

图片

北京南站(中国第一座高铁站)

 

图片

南京南站(中国建筑师迄今为止设计的最大规模的火车站枢纽之一,面积达48万平方米)

 

图片

广州南站(亚洲规模最大的火车站之一)

 

图片

天安门广场北京坊

 

图片

天安门广场北京坊

 

图片

国贸桥-万科大都会

 

图片

金融街-金嘉大厦

 

图片

孔子博物馆(世界上最大的纪念单一历史人物的博物馆)

 

图片

福州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

 

作为一个建筑师,通过作品为城市注解文化内涵,注解对于城市文化的理解,中国文化以及现当代建筑和新的功能建筑的一种内涵的衔接,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吴晨认为,我们所宣扬的文化自信,一直是采取一种非常开放的态度,但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立足于自身国家的发展和富强、人民的幸福,每个建筑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为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祖国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撰稿:肖静、杨蕾   编辑:袁飞  校对:刘笑楠

来源:北京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