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致辞
会议开始,李存东秘书长就此次会议开场致辞,对主动式建筑学委会在过去的一届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及所做工作表示肯定。并对由第二届委员会带领下的主动式建筑专业委员会寄予殷切的期望,能够在主动式建筑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刻苦钻研、迎难而上,跟随国家战略性方向,为建筑、环境及能源发展领域做出更多创新性贡献。
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宣读批复文件
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杨群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宣读了《关于同意召开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的批复》文件。
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学委会主任委员做工作汇报及财务报告
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仲继寿就主动式建筑学委会第一届工作和财务做了全面的报告。他提到主动式建筑专业委员会开展多项学术交流论坛及科普活动,为建筑及泛建筑领域传播主动式建筑发展理念,倡导可持续、低碳、健康的主动式建筑发展方向。另外完成《主动式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及发布,并于多地举办开展标准宣贯活动,为AH理念的传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最后,仲继寿主任委员对中国建筑学会的大力支持、主动式建筑学委会秘书处的协同工作表示感谢。

投票选举大会后,新当选的第二届主任委员仲继寿主持并召开了第二届学委会第一次委员会会议,就未来主动式建筑学术委员们的主要工作、核心目标进行充分讨论。
会议中提到,在2023年,主动式建筑专业委员会将会从学术论坛、国内外交流、标准修订与宣贯及会员服务与赋能四个方向开展相关工作。
新当选的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对学委会过去的工作成果予以肯定,对于未来的工作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主要从国际性、学术性及实践性进行了讨论:
副主任委员冯正功提到,未来需要寻找到合适的方法去推动AH建筑的产生,在未来的推广过程中需要深入高校、促进国际交流,将国际理念与中国本土进行有机结合。
副主任委员孙一民在讲话中提到,基于主动式建筑学委会的组织性质,学术性也是需要加强的重点方向,他建议,学委会也应继续加强与工业界、产业界的联系交流,聚焦组织链接的深度与广度。
副主任委员郭成林(AH国际联盟技术董事)首先代表AH国际联盟向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第二届学委会表示祝贺,同时感谢第一届学委会在中国开展的各项工作。主动式建筑学委会需要借鉴消化国际的各类经验,吸收国际标准的优秀理念进而带到中国标准中,为未来组织的专业度及国际化提升做出努力。
副主任委员宋晔皓、徐宗武从建筑学生教育角度出发,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加强AH理念本土化发展,促进更多具有优秀AH理念的本土化项目落地,以此提升整体组织的专业度及学术性。另外,组织中各项活动的实践性开展尤为重要,需要格外重视。
随后,学委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也对未来的组织发展方向及相关工作的开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表示,加强AH理念的推广与发展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尤其是当前环境背景下,向建筑师、用户推广绿色建筑和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非常重要,并且在这其中,需要额外加强理论实践落地,走进高校、开展与各地方的深层链接,打通AH体系本土化建设平台,为学委会未来的推广工作及各类优质项目落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会议的最后,主任委员仲继寿就本次会议进行了简要总结,他对未来主动式建筑学委会的发展寄予殷切期盼,从提高组织整体的国际性、学术性及实践性,到走进高校深入推广主动式建筑理念,再到《主动式建筑评价标准》的更新与宣贯,他期望在未来能够与主动式建筑学委会全体成员一起共同努力,共创Active House主动式建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篇章。
附第二届主动式建筑学委会委员名单(注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来源: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