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全景学会>工作总结>

中国建筑学会2024年工作报告

阅读: 发布日期:2025-01-06 15:12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民政部等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中国建筑学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全体理事的支持努力下,各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和广大会员的热情参与下,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建设之中,不忘初心,锐意进取,紧密围绕“学术追求、行业引领、政府智库、会员之家”的办会理念,积极组织开展学会的各项活动,现将2024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情况
2024年,中国建筑学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体理事和会员积极参与,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参与新时代建设。学会秘书处和所属期刊、分支机构积极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加强思想理论学习,积极组织调查研究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学会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始终保持统一思想和坚定意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二、持续强化对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
学术活动
1.2024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
2024年10月10-13日,由中国建筑学会、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在绍兴柯桥隆重开幕。主题是“营造可持续的未来”,内容包括:开幕式、院士沙龙、主旨报告会、22场专题分论坛、3场学术沙龙。来自国内外建筑学界的院士大师、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媒体代表等2000余人荟聚一堂,共同交流建筑科学领域前沿学术理论、创新技术和实践成果。
    2.第十四届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
2024年9月11日,第十四届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在日本京都成功举办,汇聚了中、日、韩三国的建筑专家,深入探讨了建筑历史、遗产保护、城市更新等课题。

3.中国科协党校全国学会分校——筑才党校系列活动之第二届ASC青年建筑师讲堂
    2024年4月24日,第二届ASC青年建筑师讲堂(杭州站)在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举行,主题为“建筑·创新·探索”。活动通过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和学术沙龙等形式,聚焦智慧建筑、建筑教育和科学探索,分享创新理念及研究成果。

科技成果鉴定团体标准编制
2024年,学会组织了19场科技成果鉴定会,涉及地域风土建筑、基坑支护、冬奥场馆设计等多个领域,所有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及以上。截至2024年8月30日,学会共发布团体标准11项、公开意见征集5项、标准立项1批次。向北京市标准化协会推荐2024年北京市高质量团体标准1项。
(三)期刊建设

学会不断拓展办刊视野,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原创科技创新成果首发,不断提升学会主办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建筑结构学报》完成了中国科协课题“2023全国学会期刊出版能力提升计划”“2023年度建筑科学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优化调整”和举办了“结构有形•创新无限”(西安站)建筑结构中青年专家论坛,入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中文领军期刊项目,《绿色建筑学报》获批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中文新刊。


三、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担当作为
(一)科普与培训

为提升社会化科普工作能力,中国建筑学会依据《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于2024年5月21日在北京召开2024-2028年度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暨科普专项评审会,同时进行2014年度及2019年度科普教育基地五年考核。

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2024于10月16日至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以“更生·筑新”为主题,聚焦城市更新与未来城市发展,博览会通过五大建筑设计展区、十大革新材料与解决方案展区、四场大会、十八场建筑师主题沙龙,全面展示全球视角下的未来城市与建筑设计的最新趋势和创新成果。
为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科技培训中心联合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于3月21-22日在雄安新区举办“未来城市建设人才专题研修班”。本次研修班招收30余名学员,学习借鉴雄安新区建设经验,探讨智慧城市建设路径。
为推动建筑领域智能建造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培训中心于6月22-23日举办“智能建造(BIM与装配式技术应用)线上专题培训班”,40余名学员参加,旨在提升智能建造人才的专项技能水平。
10月29日,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城市更新背景下新能源技术集成应用专题研讨沙龙”在四川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行。沙龙聚焦工程建设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分享零碳建筑领域的示范经验,探讨关键技术迭代与新产品研发,激发行业创新动能。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工程设计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发挥设计企业在全过程咨询领域的优势作用,助力企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增强设计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建筑学会指导下,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于2024年11月13-17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在上海举办“2024全过程工程咨询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
(二)智库建设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多项旨在促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农房建设发展的活动。首先,针对“中国传统建筑工匠”的初核工作,依据相关政策和标准,从17份候选材料中筛选并推荐了15名具备深厚传统营造技艺的工匠候选人。其次,在“现代宜居农房建设典型案例”评审中,通过初步筛选出195项案例,并细分为11个组别,最终经过专家评审确定了53项典型案例。
2024年6月18-19日,经住建部批准,2024中俄大学生城市与建筑设计竞赛评审会暨学术交流活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建筑学会、俄罗斯建筑师联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中俄两国的建筑设计精英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深化了中俄两国在建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中俄两国建筑学子切磋、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中俄建筑事业的共同发展与创新。
2024年5月24日至26日,第五期苏州古城复兴建筑设计工作营在苏州举办第一次方案评审会,标志着工作营在规模和深度上的显著升级。本次工作营涵盖10个设计项目,吸引54家设计团队参与。8月9日至11日,工作营组织终期评审会,对多个地块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专家组认真审阅并排定名次。此次活动不仅为苏州古城复兴注入新活力,也为全国建筑设计和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赢得广泛认可。
2024年9月30日,中国建筑学会组织专家论证会,审议和田玉文化产业园区的三个规划设计方案。项目位于玉龙喀什河东岸,符合和田市城市向东扩展的战略,旨在促进城市功能与产业升级,推动产旅融合。跨河廊桥(琅玕桥)增强了园区的连通性,昆仑文化交流中心则成为园区的文化地标。

四、进一步全面深化科协改革
(一)国际交流
1月4日,香港建筑师学会陈泽斌会长一行17人到访中国建筑学会,双方就香港建筑师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专业服务、建筑师负责制与执业、两地建筑师交流与合作、申请加入会员、2024年内地与香港建筑论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3月13日,学会理事长修龙、秘书长李存东等与国际建协(UIA)主席瑞吉娜·冈蒂尔等就《国际建筑师协会202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协议》举行线上讨论会。4月和8月,各方就协议内容进行了多次讨论协商,目前协议文本正在确定中。
3月25-27日,2024内地与香港建筑论坛在广州召开,中国建筑学会与香港建筑师学会和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共同组织了第四组平行论坛——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及城市规划经验交流会。论坛聚焦建筑师负责制、全过程工程咨询、城市更新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等热点问题,为两地建筑领域高质量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5月17日,中国建筑学会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2024年工作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增补李兴钢院士为委员会顾问,增补张昕楠、黄怀海、杨崴、吴欣和郝石盟为委员。会议围绕新形势下对外交流的转型与创新进行了讨论。
5月26日至6月2日,堪培拉建筑教育协议派专家对我方建筑学专业评估工作进行周期性视察,报告对我方评估体系给予了全面肯定。
5月-7月,中国建筑学会积极组织中国建筑师参与2024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评选活动,中方参赛作品达200余份。7月,建筑教育分会开展了2024年度亚洲建筑师协会毕业设计竞赛的作品征集与遴选工作,收到20个建筑院校的34份参赛作品。
9月10日-13日,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出席了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十四届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本次交流会主题为“何以建筑”。
11月14-20日,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了国际建筑师协会2024年国际论坛和特别会员代表大会。本次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多元城市(DIVERSECITY)”。
(三)开展建筑工程类工程会员能力评价工作
为更好地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建立与国际实质等效的评价体系,提高建筑工程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化、国际化水平,按照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的统一部署,学会有序开展各项工程会员能力评价工作,在提高评价工作质量、加强评价考官队伍建设、以需求为导向评价等方面取得实效。目前,学会共发展49名建筑工程类考官和254名工程会员,涵盖建筑结构、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暖通空调、室内设计等5个专业领域。通过这些努力,有效地推动了工程师的国际互认,提升了中国工程师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