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绿色建筑设计适用技术》学习班即将举办

阅读: 发布日期:2006-07-03 18:03 | 来源:中国建筑学会 | 作者:中国建筑学会秘书处

    为了推动绿色建筑在中国健康发展,建设部与科技部决定共同落实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将实施10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和10个以上的示范城市,建立若干个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和行业及国家实验室。同时,建设部和科技部颁发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设部颁发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师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建筑美学和功能问题,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将成为建筑师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全国的建筑师、规划师更好地应用导则和标准,用适宜的技术,创造出生态的、与自然和谐的建筑,圆满地完成示范工程和示范城市的设计任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于2006年8月中旬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绿色建筑设计适用技术》学习班,聘请本行业知名专家、鲜有业绩的中、青年学者就绿色建筑的科学体系、绿色建筑的景观环境设计、绿色建筑和景观的建筑技术与材料进行讲授,授课内容系统适用。请有关单位根据需要安排人员参加学习。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习对象:全国从事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专业人员、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
    二、学习内容:
    (一)绿色建筑的科学体系
         1. 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社区生态系统、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村镇生态系统)
         2. 绿色建筑的系统组织构成(绿色建筑立项、组织筹划、生态设计、景观设计、生态策略设计、建筑设计、施工组织、使用管理)
    (二)绿色建筑的生态设计
         1. 生态系统保障与组织
         2. 生态景观设计与空间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组织
         3. 文化传承与人文关怀
    (三)绿色建筑的生态策略设计
         1.建筑功能系统指标选择与组织策略
         2.建筑技术系统设计、施工与使用标准的策略
         3.建筑建造材料的选型与采购组织模式的策略
         4.建筑文化主张的定性与表达方法及手段的策略
    (四)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1.景观环境调查与分析方法
         2.适应性分析方法
         3.分层设计方法
         4.城市环境大面积植被化
    (五)绿色建筑和景观的建筑技术与材料
    1、绿色建筑技术系统构成与应用
       ⑴、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
       ⑵、绿色建筑的外维护结构设计
       ⑶、绿色建筑的节点设计的重要性
       ⑷、绿色建筑体型控制与形式表达的得失权衡
       ⑸、绿色建筑的使用空间系统设计与组织
       ⑹、绿色建筑的能源系统设计与组织
       ⑺、绿色建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系统设计与组织
       ⑻、绿色建筑的雨洪利用系统设计与组织
       ⑼、绿色建筑的新风系统设计与组织
       ⑽、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与组织
       ⑾、绿色建筑的人文系统设计与组织
    2、绿色建筑材料系统构成与应用
       ⑴、绿色建筑常规材料的优化选型
       ⑵、绿色建筑循环再生材料的选型应用
       ⑶、绿色建筑乡土材料的选型应用
       ⑷、绿色建筑生物质材料的选型应用
       ⑸、绿色建筑特殊功能材料的选型应用
       ⑹、绿色建筑的植物材料的选型应用
    三、学习时间、地点:
        时间:2006年8月15日—8月20日,上课三天,考察二天
        地点:浙江省温州市(具体地点按报名回执单另行通知)
    四、学习费用:培训费800元/人,考察费待定,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报到时办理交费手续。考察事宜电话联系
    五、报名办法:
        请参加学习的同志详细填写报名回执单后,传真至以下地址,等候报到通知:
        联系人:李红   许红秀
        电  话:(010)68318894   68318946   13901208872
        传  真:(010)68318854
    六、学习结束后,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将出具40学时选修课证明,根据有关规定,记入注册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书


                                                        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

                                                        二○○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绿色建筑设计适用技术》学习班报名回执单

单位:                                      传真:

地址:                                   邮编: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