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会议在长春市

阅读: 发布日期:2006-09-15 18:23 | 来源:中国建筑学会 | 作者:中国建筑学会秘书处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会议于2006年8月21日~23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和高层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吉林省绿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383名,来自25个省(市)34个城市的近150个单位。出席会议的领导及来宾有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谭庆琏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院士,建设部质量安全司技术发展处赵宏彦处长,此外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朱廷士理事长、吉林省建设厅赵世才副厅长以及长春市相关单位的领导等也出席了会议。
  在开幕式上,修龙副院长代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致开幕词,他指出建筑结构与高层建筑结构交流会已成为全国结构工程界重要的交流盛会和纽带,它把全国的结构工程师联系和凝聚在一起,真正的成为了我们结构工程师的节日;修院长介绍了建研院已建和正在兴建的振动台试验室、风洞实验室等情况,并热诚希望与国内致力于建筑结构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各位同行继续真诚合作,共同推动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徐培福理事长在致词中指出建筑结构分会承办的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奖是国内建筑结构设计的最高荣誉奖,该奖项已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和赞扬,以后要继续保持好奖项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并不断扩大影响;他在讲话中还谈到有32年历史的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不断发展壮大,经久不衰,后继有人的可喜景象,希望大家共同为我国建筑结构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谭庆琏理事长强调了建筑结构专业的重要性并指出在设计工作中应更加重视结构的坚固性和耐久性;欧进萍副理事长希望我们广大的设计科研人员一起为争取赢得标志性建筑的自主设计权共同努力;赵宏彦处长指出要努力争取结构领域专家在大型工程项目方案评审中的发言权,并指出我们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这些都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较之以往会议,本次会议是历届会议中内容安排最为丰富的一次。会上颁发了全国第四届优秀建筑结构设计奖,其中一等奖10 项,二等奖19 项,三等奖45项。这是全国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唯一的、最高的奖励,参会的代表对此十分关注。会议有五位院士及多位著名结构专家精彩的特邀报告,进行了部分获奖项目工程情况介绍、结构分会四个专业委员会报告以及高层建筑学术交流;在此期间,还召开了建筑结构分会第五届理事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及秘书长;召开了高层建筑结构委员会会议,增补了部分委员,围绕即将开始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修订工作进行了研讨。
  从本次会议的特邀报告及学术交流报告可以看到,本次会议汇集了我国建筑结构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学术报告水平高、内容新。有国际前沿的多灾害防御及性态设计内容,有国内最新的一些科研成果的介绍,如扭转反应控制、空间结构分类研究、结构优化设计、动力弹塑性分析、混合结构试验研究等;有国内目前在建的多个重大项目——国家体育馆、CCTV大楼、广州西塔等以及部分获奖项目的详实介绍,也有我国设计的国外大型工程介绍和国内特色工程的介绍。我国近几年建筑结构领域面临各种复杂、超限结构的挑战,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这些报告集中反映了最新的设计、研究工作的进展,与会代表都感觉受益匪浅。
  会议确定了下一届交流会将于2008年在大连召开,欢迎各位届时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