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
10月23日至27日,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会章,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稼夫同志作了报告,中国科联副主席吴有训同志讲了话,梁思成和汪季琦同志分别作了发言。会议期间,周扬同志召集会议代表开了座谈会并讲了话。周荣鑫同志作了大会的总结报告。
10月28日至30日,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理事会议。会上选举周荣鑫为理事长,梁思成、杨廷宝为副理事长,汪季琦为秘书长,吴良镛为副秘书长,并选举出常务理事11人;会议决定成立秘书室以及组织、编辑、中国建筑研究和学术研究等四个委员会,同时确定了负责人和委员的名单。
1954年
2月11日,召开第一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会议讨论了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以来的工作概况、参加中苏友协、国际建筑师联盟、成立分会等问题,审查了各工作委员会本年度的工作计划。
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我会加入国际建筑师协会。
5月22日,召开第一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议,会议讨论了将于6月下旬在华沙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及市政人士集会问题,以及学会组织工作方面的问题。
6月,《建筑学报》创刊,为季刊。
6月17日至26日,应波兰建筑师协会的邀请,派杨廷宝、汪季琦、佟铮同志出席在华沙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及市政界人士集会。
8月10日,召开第一届第五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学会如何开展国内学术活动和参加国际会议等问题。会上由杨廷宝、汪季琦汇报了参加华沙会议的情况。
10月5日,召开第一届第六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周恩来总理在第一次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建筑方面的缺点提出的批评,听取《建筑学报》第一期出版后的反映,北京成立分会以及学会组织展览和国际活动等问题。
12月,《建筑学报》停刊,当年只出版了2期。
1955年
2月,建筑工程部召开了设计和施工工作会议,会后各地报纸对建筑中的形式主义、复古主义和浪费现象展开了严肃、全面的批评。学会号召全国建筑工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学习。
3月5日,召开第一届第七次常务理事会,对学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复古主义倾向,如:号召大胆创作民族形式及在学报上提倡大屋顶等问题进行了检查和讨论。研究了国际活动方面的工作和在建筑中如何进一步贯彻节约的问题。
5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向我会颁发社会团体登记证书。
6月10日至12日,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筑师协会的邀请,派常务理事沈勃、戴念慈两同志赴柏林出席该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7月9日至16日,应国际建筑师协会的邀请,派杨廷宝、汪季琦、贾震、沈勃、徐中、华揽洪、戴念慈、吴良镛等8位同志组成代表团,出席该会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四次大会。会议接纳了我国为国际建筑师协会的会员国,我会理事长周荣鑫当选为该会的执行委员。代表团在大会中曾和各国的建筑师进行了广泛的接触。
8月,《建筑学报》复刊,为双月刊。
9月28日至10月31日,邀请以维日比茨基为首的波兰建筑师代表团12人来华访问,参观、讲学,并举办了波兰建筑图片展览会。
10月,为配合批判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活动,学会印发了两本批判复古主义的学习材料。
10月14日11月18日,应苏联建筑师协会的邀请,派万里、林克明、李干臣、蓝田、王文克、花怡庚、冯继忠、陈登鳌、安永瑜、何瑞华等10位同志赴苏访问,考察了苏联的城市建设、住宅和文化福利公共建筑,并对苏联建筑师协会和科学研究院的工作做了了解。
11月 25日至12月6日,应苏联建筑师协会的邀请,派正在苏联访问的焦善民、蓝田、王文克3位同志代表我会出席全苏建筑师第二次代表大会。
11月,派副理事长杨廷宝代表学会参加全国科联组织的中国工程师技术代表团,出席在萨拉热窝举行的南斯拉夫工程师、技师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
12月21日,召开关于全国楼层住宅及宿舍标准设计评选工作座谈会,会议由杨廷宝副理事长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建筑师和工程师20多人。
12月29日,召开第一届第十一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由焦善民同志报告出席全苏建筑师第二次代表大会情况。会议决定从1956年起编印《中国建筑学会会讯》,报导总会和各地分会的会务、学术活动。
1956年
2月22日至3月4日, 国家建委召开全国第一次基本建设会议,学会派副理事长杨廷宝、梁思成参加。会议肯定了几年来我国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巨大成就。对于完成今后日益繁重的基本建设任务,贯彻执行基本建设应该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争取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建设任务,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建设工作做好准备,并提出了具体的部署。
3月27日,召开第一届第十二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召开第二次扩大理事会以及组织工作、编辑工作和国际学术活动方面的问题。
4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除理事及候补理事外,还有西安、上海、重庆、青岛、昆明、长春、哈尔滨、济南等分会的代表。会议的任务是:1、检查三年来在建筑理论与建筑创作上的缺点,批判建筑中的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倾向;2、讨论建筑事业如何逐步走向工业化以及今后建筑创作上的正确路线;3、修改会章,改选常务理事会和各委员会,明确建筑学会的领导关系和加强建筑学会的日常工作。会后国家建委同意中国建筑学会在业务上受其领导。
6月17日至24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城市规划委员会在华沙举行会议,学会应邀派学会理事华揽洪前去参加。
6月18日,召开第一届第十四次常务理事会,会议讨论了国内会务工作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6月20日,以周荣鑫理事长为团长、梁思成为副团长的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一行12人,应波兰建筑师协会的邀请,赴波作为期一个月的友好访问,并在波兰举办了“中国建筑展览会”。
7月,《建筑学报》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8月29日至10月7日,应我会的邀请,苏联建筑师代表团一行10人访华。
9月21日,应我会的邀请,波兰建筑师代表团一行12人来华讲学,并举办波兰建筑展览会。
1957年
2月1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修改的《会章》,选举了新的理事会。会议讨论了党和政府在国家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建筑创作等问题,强调要增产节约、勤俭建国,要求降低建筑标准,提高设计质量,要求建筑师根据我国的经济条件,结合具体情况批判地吸取外国经验和民族传统。
2月19日,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上选举周荣鑫为理事长,梁思成、杨廷宝、贾震、赵深为副理事长,汪季琦为秘书长,吴华庆、陈登鳌为副秘书长,以及常务理事15人。
2月,我会和城市建设总局勘测设计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民用建筑设计展览会,会后编印了《民用建筑设计图册》,由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2月21日,召开第二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讨论国内学术活动和国际活动、编辑出版工作及会务工作等问题。
4月15日,应朝鲜建筑家同盟邀请,派学会理事华揽洪同志访问朝鲜,考察平壤和咸兴两个城市的城市规划情况。
4月28日至5月28日,应我会的邀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筑师协会组成全德建筑师代表团一行12人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和学术交流。
6月29日,应罗马尼亚建筑师协会邀请,我会组成以周荣鑫理事长为团长,赵深为副团长的中国建筑师代表团一行10人赴罗作为期30天的访问。
7月17日至20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委员(扩大)会第二次会议,总结科联成立以来的工作,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和任务。聂荣臻副总理和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等在会上讲了话。学会由梁思成副理事长和汪季琦秘书长出席会议。
8月1日,受国家建设委员会的委托,我会向全国各地分会发出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办法和纲要,号召建筑设计工作者积极参加竞赛。
9月5日至7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巴黎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我会组成由杨廷宝为团长、汪季琦、吴景祥、殷海云为团员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上杨廷宝当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代表团接着赴意大利出席在米兰召开的意大利建筑师三年大会。
9月18日至10月22日,应我会的邀请,罗马尼亚建筑师代表团一行10人,以及波兰建筑师萨仑巴等分别来我国访问。
9月25日,根据中保文化合作协定1957年执行计划,我会派苏捷、陈干两同志赴保加利亚访问。
11月11日,召开扩大常务理事会,讨论有关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等事宜。
1958年
1月11日,召开第二届第六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国际交流等活动,苏捷同志列席会议并汇报了访问保加利亚的情况。
2月11日,召开第二届第七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全国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评选工作。
4月23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理事第二次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中国访苏科学技术代表团工作报告;讨论学会工作大跃进问题;修改《会章》、增选理事等问题。副理事长梁思成在会上作了会务工作报告,出席会议的有全国理事、候补理事和部分地区的分会代表共60多人。会上增选了杨春茂同志为副理事长,沈勃、王文克、金瓯卜、花怡庚、汪之力、杨春茂等同志为常务理事。会后,我会由国家建委领导改为由建筑工程部领导。
4月23日,我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在北京联合举行了中国访苏科学技术代表团工作报告传达大会。
4月29日,杨春茂副理事长主持召开了常务理事会议,讨论第二届第二次全国理事扩大会议后的会务工作。
6月20日至7月4日,全国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和“青岛市城市规划与建筑”专题学术讨论会在青岛召开。建筑工程部刘秀峰部长在会上讲话并作了会议总结,梁思成同志作了“青岛市生活居住区的规划和建筑”的报告。会上还举办了城市规划展览,会后出版了《青岛》专刊一书。
6月23日,应我会的邀请,法国法中友好协会组织了法国建筑师代表团一行10人来访。
7月20日至27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5次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世界各国的城市建设问题—1946年至1957年城市的新建和改建”。参加大会的有50多个国家的1400多名代表。我国以杨春茂副理事长为团长的19人代表团出席会议。梁思成同志在会上作了关于东亚各国1945年至1957年城市的建设和改建的报告。
7月28日,应我会的邀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组织了英国建筑师代表团一行4人来访。
8月8日,中国建筑师代表团在出席了国际建协第5次大会之后,应德国建筑师协会和捷克建筑师协会的邀请,由杨春茂和梁思成同志各率一个代表团,分别访问了德国和捷克。
8月至10月,在莫斯科国际建筑师协会第5次大会后,智利、古巴、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墨西哥5个拉美国家的建筑师18人相继来我国参观访问。
9月6日,应我会的邀请,阿根廷建筑师路易斯·提托·加法里尼一行2人来访,并举办建筑图片展览。
9月18日至25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决议科联和科普两个团体合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聂荣臻副总理在会上作了“我国科学技术工作发展的道路”的报告。我会派员参加了会议。
9月,为建造国家体育场,我会与国家体育委员会共同组织了多次“国家体育场设计方案”座谈会。
1959年
1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杭州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会上指出各专门学会的工作要贯彻“挂、靠、并、动”的方针。我会派汪季琦秘书长等同志参加了会议。
2月22日,我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党组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学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即学会今后的工作方针和任务,两个学会的分合问题以及刊物、国际活动、纪念詹天佑诞辰等问题。
2月23日,我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汪季琦同志在会上汇报了中国科协杭州工作会议的情况。
2月27日,我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召开常务理事会议,传达中国科协杭州工作会议情况,研究学会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月30日,我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两个学会的工作和机构组织等问题。决定成立办公室、编委会、对外联络委员会,两个学会合署办公,理事会仍分开,挂两块牌子。在两个学会下设12个专业委员会。
3月15日,应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邀请,我会在伦敦举办的“中国建筑图片展览会”开幕,共展出古代建筑、城市规划、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图片223张。
3月26日、4月21日,我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先后两次召开常务理事联席会议。会议由茅以升、王明之主持,讨论关于纪念詹天佑逝世40周年活动安排,通过筹委会委员名单;讨论两会组织机构调整问题,即:保留两个学会的名义,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不变,共同下设13个专业委员会,两会合并办公,两个学报保持不动,会讯合为一个(两会三刊体制);商讨5月9日两个学会在杭州举行联合工作会议等问题。
3月31日、4月6日、4月11日,先后三次召开纪念詹天佑先生逝世40周年筹备委员会会议,研究召开纪念会,做报告、筹备展览会以及扫墓等问题。
4月24日,我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在北京人民剧场联合举办了纪念我国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逝世40周年纪念会,出席纪念会的各有关学会和单位代表1300多人。詹天佑先生的家属和生前友好也应邀出席了纪念会。会上茅以升同志介绍了詹天佑先生的生平,会后演出了京剧“詹天佑”。筹备委员会的全体委员还去詹天佑的墓地扫墓,并敬献了花圈。
5月9日至14日 我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在杭州召开第一次全国学会工作会议,讨论学会的组织建设工作、加强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工作、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等问题。会上茅以升同志作了关于当前工作的报告,杨春茂同志作了关于学会工作的讲话。会议贯彻中国科协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13个专业委员会。
5月18日至6月4日,我会和建筑工程部在上海召开“住宅建筑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建筑工程部刘秀峰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建筑图片、模型展览。
7月22日至31日,应苏联建筑师协会的邀请,我会参加莫斯科西南区试点住宅区设计国际竞赛,派李德跃、由宝贤、李德华3位同志去莫斯科进行实地了解情况、参观并调查有关问题。
7月31日,召开土木、建筑两个学会的常务理事会,由茅以升同志主持,座谈中国科协召开的北京、石家庄、上海座谈会纪要。
8月1日,我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召开党组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讨论党组的任务、成立专业委员会以及国际活动等有关问题。
9月21日至27日,国际建筑师协会执行委员会会议及第6届代表大会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我会派杨廷宝、王大钧、汪季琦、吴景祥、朱畅中同志出席会议。
12月8日,召开我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3个专业专业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委员联席会议,讨论总结工作,提出学术活动规划,为第二次全国学会工作会议做准备。
12月13日,我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召开常务理事会议,会议由茅以升、杨廷宝两同志主持,讨论1959年工作总结和1960年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