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1月7日,我会第四届理事长,第五届、第六届副理事长,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顾问阎子祥同志逝世。
2月23日至26日,应韩国建筑学会的邀请,以副理事长郑时龄为团长的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一行22人赴韩国参加了“第三届亚洲建筑国际研讨会”。
3月8日,我会与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之路》工作组联合发起主题为:21世纪亚澳地区的城市与建筑—“亚澳地区国际大学生建筑创作设计竞赛”。
5月16日至17日,我会在北京召开直属分会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学会的工作,交流了开展活动的经验,征求了对分会组织与管理的意见。
6月1日,我会秘书处作为建设部社团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推行全员岗位聘任制。
6月13日至15日,我会与中国土木建筑学会联合在长沙召开地方学会工作会议。
6月25日至7月5日,我会副理事长崔恺赴澳大利亚出席了国际建协第93次理事会。
7月6日,我会和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之路》工作组联合发出举办“2000年《北京之路》青年建筑设计创作竞赛的通知”。
7月13日,在北京召开第九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议,会议议决的事项有:肯定了世界建筑师大会所取得的成绩;同意设立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之路》工作组和工作组工作计划;同意组织工作委员会有关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下届理事会建设学会的专用基地。
7月21日至22日,由我会常务理事董学奎为团长的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一行12人,出席了由德国海因里希·博尔基金会和德绍包豪斯基金会在德绍包豪斯校园召开的“21世纪的大城市”国际研讨会。
7月28日,由我会和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之路》工作组组织的“我与《北京宪章》征文比赛”评选结果揭晓,有8篇论文分获学生奖的二、三等奖;有5篇论文分获青年建筑师奖的二、三等奖。
9月1日至11日,以我会常务理事樊康为团长的17人代表团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了亚洲建筑师协会第9次代表大会。
9月25日至28日,我会与建设部勘察设计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召开“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与繁荣建筑创作研讨会”。
10月,我会与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公司等单位在深圳举办“2000年中国建筑设计发展国际论坛”。
10月21日至24日,我会《建筑知识》编辑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举办主题为共筑新世纪的“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决赛阶段),参与整个活动的青少年近6万人。
10月21日至31日,应朝鲜建筑家同盟中央委员会的邀请,以副秘书长唐仪清为团长的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一行4人访问朝鲜。
10月25日,由我会和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之路》工作组举办的“2000年《北京之路》建筑创作设计竞赛”评选结果揭晓,有16项设计作品分获竞赛的一、二、三等奖。
11月28日至9月1日,在北京召开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0年学术年会,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国建筑学会会章》,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会议期间召开了第十届第一次理事会,选举产生了学会的常务理事和领导班子。学术年会包括大会主题报告、小会场交流和学术活动展览。
2001年
4月9日至11日,我会与中国土木建筑学会联合在黄山市召开地方学会工作会议。
5月,我会与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之路》工作组举办“亚澳地区国际大学生建筑创作设计竞赛”。
5月16日至27日,我会副理事长崔恺、秘书长周畅、建筑师马立东3人赴突尼斯参加了国际建筑师协会第94次理事会,会后专程赴法国巴黎向国际建筑师协会总部赠送了一套由我会编撰的《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
6月26日至30日,我会与唐山市政府、德国海因里希·博尔基金会、德国国际城市文化协会在唐山市召开“中德第4次建筑与城市规划研讨会”。
7月16日至27日,应墨西哥社会发展部和巴西城市发展部的邀请,宋春华理事长一行4人访问两国,并同两国的建筑师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座谈。
7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组织“青少年新世纪申奥建筑科技夏令营”。
9月3日,宋春华理事长会见台湾中华全球建筑学人交流协会理事长吴夏雄、台湾建筑师公会主任花文沂率领的台湾建筑师大陆访问团一行31人。
9月3日至6日,以何玉如理事为团长的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一行11人,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建筑师协会第22次理事会及第11次亚洲建筑师论坛。
9月12日,在北京召开第十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议决的议题有:增设“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委员会”和“竞赛工作委员会”;通过了九个工作委员会主任名单;增补李晓江为十届理事;开始个人会员重新登记并收取会费的工作;设立“理事长奖章”并同意首先授予美国孔思德家族基金会主席孔洁丽女士。
9月26日,为纪念世界建筑日,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资源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学术报告会。
10月23日至11月4日,应德国博尔基金会邀请,周畅和唐山市规划局局长于山等8人赴德国考察了建筑节能技术。
11月12日,宋春华、周畅及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副司长王早生会见了台北市建筑师公会理事长李健次等16人,商讨了两岸建筑师加强职业合作等问题。
11月17日,受建设部委托,组织“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和建设”专家论证会,会后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专家意见。
12月4日至6日,由我会和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之路》工作组联合举办的“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1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作学术报告,与会代表近千人。配合学术主题,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展览,公布了“亚澳地区国际大学生建筑创作设计竞赛”获奖结果,向美国孔思德家族基金会孔洁丽女士颁发了“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奖章”。
12月30日至2002年1月1日,我会《建筑知识》编辑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在上海举办“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决赛阶段),参与整个竞赛活动的青少年近4万人。
12月,我会获得“中国科协先进学会”称号。
2002年
3月20日,我会第一至四届常务理事、第五届副理事长、第六至十届顾问陈植同志逝世。
3月28日至30日,我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在广州市召开2002年地方学会工作会议。
4月,开始进行中国建筑学会个人会员重新登记工作。
5月8日至17日,宋春华理事长访问美国建筑师学会并出席该会2002年学术年会,在会上,宋春华理事长被授予美国建筑师学会名誉会员。
5月17日,我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大赛”评选揭晓,大赛评选出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优秀奖43项。
5月27日,在兰州召开“生土建筑与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
6月5日至6日,我会与大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德国海因里希·博尔基金会、德国国际城市文化协会在大连联合主办“中德第6次建筑与城市规划研讨会”。
6月6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我会直属分会工作会议暨学科发展研讨会。
6月12日,我会与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主办的“中英城市设计研讨会”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行。双方专家就城市环境、社会住宅、建筑遗产的经济价值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报告。来自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约150名建筑师、专业人员参加了会议。
7月23日至26日,以我会名誉理事长叶如棠、理事长宋春华为团长的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一行35人,出席在柏林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1次世界建筑师大会。会议期间,我会与《北京之路》工作组在柏林国际会议中心组织了“建筑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主题展上展出了国际大学生建筑创作设计竞赛获奖作品。
7月27日至29日,应国际建筑师协会和德国建筑学会的邀请,宋春华理事长率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一行7人出席了在柏林举行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2次代表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宋春华理事长当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理事,崔恺副理事长当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副理事。
9月5日至8日,我会在成都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上组织了主题为“资源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分会场学术活动。
9月17日至19日,在重庆举办主题为资源建筑与现代技术的“第四届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
10月2日至5日,我会《建筑知识》编辑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在贵州都匀举办都匀杯“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决赛阶段),参与整个竞赛活动的青少年近4万人。
10月1日至12日,以周畅秘书长为团长的代表团赴智利参加“第13届建筑双年展”。
10月23日,我会与西班牙建筑师协会在北京举办“2002中西建筑专题研讨会”。
11月4日,在西安召开第十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的事项有:通过了《中国建筑学会名誉会员评选规则》;授予国际建协前主席希腊建筑师瓦西里·史戈塔斯和国际建协前主席、英国建筑师罗德·哈克尼为中国建筑学会名誉会员;增补樊康同志为常务理事;同意建筑统筹分会更名为工程管理分会。5日,应西安市规划局的邀请,组织了学会的常务理事对西安市的城市规划建设进行了座谈。
11月21日至25日,宋春华理事长赴巴西参加国际建筑师协会第98次理事会议。
2003年
由我会参与评选的第二届“梁思成建筑奖”评选揭晓,马国馨、彭一刚两位专家获此殊荣;唐葆亨、程泰宁、胡绍学三位专家获得“梁思成建筑提名奖”。
3月25日,由我会主办的“2002年全国经济适用住宅设计方案竞赛”评选揭晓,并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评选评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佳作奖18项。
7月2日至7日,应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宋春华理事长赴香港出席了第三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并做了题为《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中国住宅建设与住房消费的必由之路》的报告。
9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直属分会工作会议。
9月12日至14日,应俄罗斯建筑家同盟的邀请,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在赴英国途中顺访莫斯科,两会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
9月15日至27日,应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以宋春华理事长为团长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代表团一行16人对英国伦敦、爱丁堡、曼彻斯特等城市进行了考察。访问期间,代表团成员会见了英国建筑师,并就加强双边合作、开展执业实践交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