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向全球公开征集

阅读: 发布日期:2007-05-10 00:00 | 来源:中国建筑学会 | 作者:中国建筑学会秘书处

    由建设部、中国建筑学会和上海世博集团共同主持召开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项目建筑方案”的全球征集公告发布会于2007年4月25日在上海世博会场地隆重举行,海内外40余家著名设计企业的100多位专家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彭一岗,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程泰宁、魏敦山、戴复东等应邀出席了发布会。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会上郑重宣布,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正式开始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
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上海世博会规划区的核心区、浦东世博轴的东侧,处于世博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设计控制范围北起北环路,南至南环路,西起上南路,东至云台路,面积为6.52公顷。地块内西北侧有轨道交通8号线穿越,并设周家渡站。规划中的中国馆馆区包括: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以及港澳台馆三部分。其中中国国家馆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中国地区馆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为自建馆范围),由港、澳、台各自独立建馆,每展厅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中国国家馆是建筑的主体,建筑布局处于主要地位。
    据了解,国家馆区项目工程总投资为6.5亿元人民币(不含土地费)。中国馆的建筑密度不大于40%,绿地率不小于25%。世博会举办期间,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展示古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世博会后,中国国家馆将作为世博会永久性的专题博物馆保留,中国地区馆则将和世博会主题馆一起作为举办各类商业性展览和活动的场所。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造绝不能是一个只有琉璃瓦、大红灯笼等符号化中国元素的建筑。”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希望即将诞生的中国馆是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传承中华文化、反映中华思想的先进的、创新的、和谐的、自然的中国馆。上海世博集团董事长戴柳称,应征方案在建筑设计上,要能体现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蕴含独特的中国元素,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和谐世界观。
    该征集活动自2007年4月25日开始,至2007年6月15日24时止。应征方案应突出体现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和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的主题;应具有标志性;应体现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蕴含独特中国元素;应兼顾中国馆会中和会后的双重使用功能;应征方案必须是作者原创。本次参赛入围前8名的应征者均可获得5万元奖金和世博集团颁发的获奖证书,入围者将有机会进入法定设计招标程序,并有可能承担本项目的整个设计工作。海内外华人建筑设计专业机构和业余爱好者均可以个人或团体名义提交应征方案,提交数量不限。
    按照主办世博会的进程,中国馆设计应征方案将于今年6月30日公布,并于今年年底开建,至2009年底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