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办

阅读: 发布日期:2007-08-02 15:04 | 来源:中国建筑学会 | 作者:中国建筑学会编辑

    令人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向我们走来,随着筹备工作的全面加快和升温,相应的场馆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为进一步促进建筑设计的繁荣与发展,交流现代奥运和世博等建筑的设计理念,展示中国青年建筑师的设计风采,值“2007中国国际建筑展暨第二届亚洲建筑展”九月下旬在北京展出之际,拟举办以“创新设计——新建筑、新热点、新理念、新技术”为主题的“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 该论坛必将成为青年建筑师交流学术思想、介绍设计成果、展望历史使命、增进相互友谊的学术盛会。
    在我国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中,一大批青年建筑师奋战在第一线,他们已成为创作设计行业的主力军,其中很多青年才俊已成为重要工程的领军人物,他们思想活跃,创造力、想象力丰富。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和展示,一方面让全社会及建筑界进一步了解青年建筑师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亦更好传播他们在大型工程设计中的创新思想和理念,以促进和提高我国建筑设计理论及创新水平。为此,现将论坛活动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题
    创新设计——新建筑、新热点、新理念、新技术
    二、组织机构
    主办:中国建筑学会
          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
    协办:珠海晶艺玻璃工程有限公司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三、论坛安排
    1.时间:2007年9月24日至25日,会期两天。会议报到时间为9月23日(星期日)全天。
    2.地点:京民大厦(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10号,中华民族园西侧)。
    四、论坛主讲人及主讲内容
    李兴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首都规划委员会专家
            主讲题目  奥运建筑在北京: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在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设计中的运用。
    赵小钧--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主讲题目  奥运建筑在北京:水立方—奥运会游泳馆设计创新与实施。
    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祁  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
    栗  铁--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主讲题目  奥运建筑在北京:奥运会射击馆、柔道馆的设计及研究。
    胡  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
            主讲题目  奥运建筑在北京:奥运会五棵松体育馆面临的挑战。
    凌克戈--上海现代建筑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创建筑师
            主讲题目  世博建筑在上海:浅谈2010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创作感想。
    郭智敏--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主讲题目  精制的居住:可再生的居住细胞—适应性住宅研究。
    刘  力--北京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顾问
            主讲题目  2007 新技术、新设计与地产产品升级的研究
    会议期间还将安排部分奥运建筑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参观考察;同时组织出席“2007中国国际建筑展暨第二届亚洲建筑展”的开幕剪彩活动及展品参观。
    五、会议费用
    本次论坛活动免收会议费。
    会议期间代表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六、出席对象
    大会热忱欢迎并邀请全国各地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单位的青年建筑师(45岁以内)出席,每单位应邀参加论坛的人数原则上不应超过3名。
    七、论坛回执
    请出席会议的代表于8月30日前将论坛报名回执邮寄或传真到中国建筑学会。为便于会议的组织和安排,希望已经报名的人员能按时到会,为此,请你在回执报名时应慎重考虑。鉴于9月份是北京的黄金季节并正值旅游高峰,各饭店住宿床位十分紧张,为保证会议的住宿安排,需在饭店住宿的代表亦请在报名回执中注明(酒店的标间价格为320元左右)。
    八、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中国建筑学会学术部
    邮政编码:100835
    联 系 人:米祥友  王  京 
    联系电话:010-88082240  010-88082242
    传    真:010-88082243
    电子信箱:mixiangyou@163.com


                                                             中国建筑学会
                                                         二〇〇七年七月三十日

    会议回执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