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与“台湾中华轻质骨材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于2010年10月28~29日在台湾南投日月潭隆重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为:推动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鼓励创新技术研发、促进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广再生能源和节能建材生产与应用等。
本次会议有来自海峡两岸26个学术研究单位、45家企业公司的16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为历届会议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来自大陆各地的有65位代表。开幕式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副秘书长周永祥博士代表分会致辞。
会议进行了4个主题报告,分别是: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前副总工程师高永孚教授作了题为《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应用》的报告;台湾中兴大学土木系陈豪吉教授作了题为《台湾轻质混凝土之应用-石灼巷跨越桥》的报告;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陈烈芳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当前陶粒生产、发展中的若干问题》的报告;台湾科技大学营建工程系黄兆龙教授作了题为《污泥轻质粒料的实务与展望》的报告。
本届会议《论文集》汇集了海峡两岸学术交流论文共42 篇,台湾、大陆作者各有21篇;其中的24篇论文作者在会议上作了学术报告。学术报告在两个会场同时进行,第一会场主题为“轻骨料实验研究与生产”,第二会场主题为“轻骨料混凝土研究与应用”。会议还组织了综合讨论与交流座谈会,与会代表都进行了积极发言,对各自专业领域的研究经验与相关问题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由两岸专家学者组成的“优秀论文评选委员会”评出优秀论文9篇,其中大陆作者论文6篇、台湾作者论文3篇。
大会还安排所有参会者到位于桃园县大溪镇石门水库附近的“三奕科技轻质骨材场”参访观摩。此轻质骨材场为台湾第一条轻质骨材生产线,利用石门水库淤泥为原料,可生产结构混凝土用的轻质骨材。
在主办单位和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有来自海峡两岸26个学术研究单位、45家企业公司的16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为历届会议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来自大陆各地的有65位代表。开幕式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副秘书长周永祥博士代表分会致辞。
会议进行了4个主题报告,分别是: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前副总工程师高永孚教授作了题为《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应用》的报告;台湾中兴大学土木系陈豪吉教授作了题为《台湾轻质混凝土之应用-石灼巷跨越桥》的报告;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陈烈芳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当前陶粒生产、发展中的若干问题》的报告;台湾科技大学营建工程系黄兆龙教授作了题为《污泥轻质粒料的实务与展望》的报告。
本届会议《论文集》汇集了海峡两岸学术交流论文共42 篇,台湾、大陆作者各有21篇;其中的24篇论文作者在会议上作了学术报告。学术报告在两个会场同时进行,第一会场主题为“轻骨料实验研究与生产”,第二会场主题为“轻骨料混凝土研究与应用”。会议还组织了综合讨论与交流座谈会,与会代表都进行了积极发言,对各自专业领域的研究经验与相关问题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由两岸专家学者组成的“优秀论文评选委员会”评出优秀论文9篇,其中大陆作者论文6篇、台湾作者论文3篇。
大会还安排所有参会者到位于桃园县大溪镇石门水库附近的“三奕科技轻质骨材场”参访观摩。此轻质骨材场为台湾第一条轻质骨材生产线,利用石门水库淤泥为原料,可生产结构混凝土用的轻质骨材。
在主办单位和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