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岭南现代建筑作品选展”昨开幕

阅读: 发布日期:2012-08-27 08:51 |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其有其无:岭南现代建筑作品选展”昨天开幕
  连续一月半市民可看到已消失或已破坏的建筑经典
  老照片、建筑旧图以及逼真精致的建筑模型,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岭南现代建筑的精品……昨天,“其有其无:岭南现代建筑作品选展”在中国第一个岭南现代建筑——广州文化公园水产馆开幕,岭南现代建筑保护行动也正式启动,专家与市民呼吁将岭南现代建筑优秀作品列入保护目录,并原貌修复现文化公园水产馆。
  展览将成弘扬岭南文化发展绿色建筑重要内容
  展览由广东新快报社发起、联合华南理工大学、荔湾区人民政府、广州市建委、广州市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珠江外资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瀚景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广州文化公园等单位主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何镜堂、荔湾区委书记唐航浩、区长晏拥军、广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铨、广东新快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宜航、石安海、林兆璋等著名建筑专家及人大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荔湾区区长晏拥军在致辞中说:“荔湾区有西关大屋、骑楼街等,为岭南建筑的传承和延续增添了光和热。荔湾区和新快报共同主办这个活动,在于向世界展示岭南建筑的辉煌价值,以及他们带来的极大影响和贡献。在此我也呼吁社会各界,对荔湾区现存岭南建筑更加珍惜和呵护,今后荔湾区将继续支持岭南现代建筑保护。”
  广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铨在致辞时承认:“由于种种原因,前些年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岭南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由于缺乏法规保障,部分业界公认的岭南现代建筑作品或被拆除、或被不当改造,弱化了城市的岭南特色。”他表示:“本次展览是规划建设领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大规模开展弘扬岭南文化和发展绿色建筑的工作内容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满怀感情地说:“水产馆是我的恩师夏昌世的作品,也是第一个岭南现代建筑,因为多种原因,水产馆后来多次改建。我们希望能恢复原貌,成为岭南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典范。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唤起大家对这些旷世之作的重视和保护。“
  观众踊跃签名支持修复水产馆
  昨日的展览展出了1950年至2009年的部分岭南现代建筑经典,包括文化公园水产馆、中山医建筑群、华南工学院建筑群、广州体育馆、泮溪酒家、山庄旅舍、东方宾馆、白云宾馆、白天鹅宾馆等。再现了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岭南建筑大师们在建筑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向观众展示他们在现代主义和地方性设计融合、创新上的探索历程,同时揭示其被破坏的现状,引发观众思考。
  “你们做了一件好事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赵伯仁观看展览后,握着“老友”何镜堂的手说。何镜堂表示,“我们正在呼吁修复水产馆,把它建成一个岭南现代建筑的博物馆。”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ADG建筑设计院院长陈雄告诉新快报记者:“今天来之前,我和刚参加完高考的女儿交流这个活动,她很感兴趣。实际上,不只是建筑师,非专业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已经有对岭南建筑的保护意识,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其化为行动。”
  展览还开设了公众参与区,设置了签名和留言板,至昨天中午时止,已有上百个观众签名支持修复文化公园水产馆与保护岭南现代优秀建筑。展览将在文化公园水产馆免费展出至10月10日,之后在各区及大型社区中巡展。
  呼吁原貌修复文化公园水产馆
  在开幕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由何镜堂院士等一批建筑专家、人大代表向广州市领导和市民倡议:
  政府主导,彻底普查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建立完整的优秀岭南建筑名录,明确分级分类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具体措施与管理细则;注重广州历史街区与优秀历史建筑外观风貌的保护,充分尊重与体现广州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建筑艺术与城市建设成就;尽快启动对被损坏和不当改造优秀建筑的修复重建工作,保存作为广州城市历史文化重要内容的岭南建筑文化珍贵财富。特别建议原貌修复现文化公园内的水产馆(原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水产馆)。
  位于文化公园中心广场东面的水产馆是中国第一个岭南现代建筑,由著名岭南建筑师夏昌世先生主持设计,始建于1951年10月,是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的展馆之一,后一直保留至今,但经过多次改造,与原来面貌已相去甚远。20世纪50年代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现文化公园)上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批现代主义建筑,现在,仅余水产馆、手工业馆、省际馆未被拆除,但也都经过了多次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