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北京地铁施工首次尝试穿湖不抽水

阅读: 发布日期:2012-12-15 19:24 |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北京地铁14号线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在地铁盾构机前紧张施工。

资料图:北京地铁14号线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在地铁盾构机前紧张施工。

盾构机即将探进朝阳公园湖底

大太阳建筑网消息:12月14日上午,市政路桥公司的资深盾构机手汪健端坐在狭小局促的控制室内,娴熟地按动红黄绿各色按钮,精确调整盾构机向前掘进的角度和姿态。他“驾驶”的盾构机经过逐渐推进,就要探进朝阳公园的湖底了。

已有5年“驾龄”的汪健,从南水北调、大秦铁路转战北京多处地铁盾构工地,这回碰上了最难啃的“硬骨头”:不抽水穿越朝阳公园南北湖,这在北京地铁建设中还是首次尝试。

14号线枣营站,两台盾构机一前一后向北掘进,朝着穿越朝阳公园北湖的方向谨慎缓慢地前进。11月8日先行始发的右线盾构机,已经掘进350米即将进入湖底;左线盾构机本月初始发推进。“顶着上百万立方米的湖水,湖底覆土也就七八米厚,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汪健紧盯触摸监视屏上的数据,随时调整注浆量和出土量。

以往,地铁建设中的穿湖施工需要先做截流排干湖水,这样做白白浪费水资源,工期也相应延长。这次穿越朝阳公园确定不抽水直接盾构穿湖,意味着必须万无一失。“盾构穿越得一气呵成,中途不换刀。因为换刀就必须在盾构机的位置挖竖井下去才能换刀盘,那就意味着还得抽干湖水。”市政四公司项目副总工史磊磊告诉记者,几百吨重的庞然大物湖底掘进,要求对土体只能是“微”扰动,将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内,以避免湖底渗漏的风险。

虽然重达88吨的巨大刀盘“隐藏”在地下,记者在现场还是能感受到它的威力,切削下来的土方源源不断从传送带吐出来。“每前进一环,出土4.1立方米,正好装3个半车斗;注浆2.1立方米,正好填满盾构隧洞和周围土体的缝隙,完成加固。”汪健一边介绍,一边留意工人们管片拼装的质量。

如此精确的控制指标可不是凭空掐算,而是经过了周密的验证。在到达湖底之前,盾构机先完成了100米的试验段掘进,技术人员密切监测土层变化,得出穿湖盾构最稳妥的控制指标。“从地面打了22根监测管下到隧洞周围,每个监测管中都有带磁环探头的标尺,沉降几毫米,一清二楚。”史磊磊表示,试验段与湖底的土层有连续性,提前摸准了“脾气”,穿湖施工才有足够的把握。

这次盾构施工,穿越朝阳公园北湖的距离是592米,穿南湖的距离是587米。为确保中途不换刀,两台盾构机都对刀盘进行了特殊改良,增强抗磨损能力。根据原定方案,左右线盾构机将保持距离一前一后推进,现在又调整为右线盾构机先完成穿越,左线盾构机再跟进推进,最大限度降低对湖底土体的扰动。

预计右线盾构明年1月15日左右完成北湖穿越,左线盾构明年2月完成穿越。两台盾构机到达东风北桥站后将被吊运出地面,从枣营站再始发穿越公园南湖,整个穿湖施工有望明年8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