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500年前火山遗址,饮一杯清香的火山茶;在香火鼎盛的镶额龙额宫寺庙内虔诚参拜,在古树环绕的石峰山居古村落里“阅读”沉淀的历史;漫步在遍地白沙的白沙岙沙滩感受大海的豁达,行走在流水潺潺的溪谷间体会山林之柔美……借着隆冬时节里难得的好天气,1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大麦屿“美丽乡村·石峰山山海风光带”,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这是一片远离城市喧嚣的净土。盘山公路自白云深处旋绕而下,一路颠簸,记者来到大麦屿石峰山村白沙岙沙滩。下车便有一股在城市中不曾感受到的气息随微风袭来,耳朵也被轻柔的海浪声叫醒,身边只有大自然的声响。长约1.5公里,由火山石随意堆砌的石道,一直延伸至山脚。这样的景色也吸引了几对新人驻足山谷取景拍摄婚纱照。
踏步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上,沿途满目苍翠,五彩斑斓,处处是景,越往高处景致也越加开阔。行至半山腰,眼前有一片空地,在此远眺,旖旎的山海风光尽收眼底。山下是名贵海洋鱼种养殖塘星罗棋布,一个个小水潭点缀其间,一直延伸至海边;山间植被丰富,绿得清秀,红得艳丽;溪谷藏匿于山间,有鬼斧神工之美,奇石错落、涧深水清。
石峰山山海风光带的现貌,犹如一位不施粉黛的少女,自然而又朴素。待不久的将来,一个在山谷中孕育的美丽景区将为四面八方的游客敞开。根据2012年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大麦屿街道委托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对石峰山村、镶额村、鹭鸶礁村的石峰山山海风光带进行了概念性规划,方案主要针对石峰山山海风光带内的游步道、停车场、公共厕所、景观平台及山体绿化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设计。目前设计方案已完成。
“方案出来后,待相关部门会审确定后,街道将马上启动施工,并争取在今年10月份之前把游步道贯通,同步修建火山遗址观光平台等,实现石峰山古村落和镶额村火山遗址风光的串联。”大麦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连文对石峰山山海风光带的总结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元素众多,潜力很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石峰山山海风光带除了早已形成的火山遗址、龙额宫、沙滩、海涂、古村落等元素外,精品茶园、精品文旦园、精品海鲜养殖场和风力发电项目等内容的融入,令风光带添色不少。今后,该地将成为山海资源、名胜古迹、农渔事活动一体的多元素观光景区。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还要依托组织相关旅游活动聚集石峰山山海风光带的人气。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镶额村龙额宫都会举办热闹的庙会活动。大麦屿街道高度注重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计划在今年庙会期间,在石峰山山海风光带举办油菜花节、美丽乡村摄影节和第二届火山茶采茶节等各类活动,扩大美丽乡村的知名度。
石峰山山海风光带的建设还处于规划设计初期,而大麦屿另一处美丽乡村建设——福昌基山水风光带已崭露头角。坐落在大麦屿西侧的绵绵山谷中的福昌基,有一条生态峡谷绕村而走,为里墩水库主要支流,谷底有道小溪流,长年清流不断。由于没有受到工业企业的污染,福昌基一直保持着原生态村庄的面貌,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泉水清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福昌基村休闲、烧烤、郊游、抓本地鸡、露营、采摘……寻求那里的新鲜空气与原生态的环境。
据了解,福昌基山水风光带第一期建设项目是从去年10月下旬开始施工,长3000米的游步道修建预计今年春节前可基本完成,景观台、绿化、停车场、两座公厕等也将陆续完工。大麦屿街道农办主任徐仁法告诉记者:“到今年5月份,福昌基山水风光带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完成,具备接待游客的能力。届时,游客行人一定会纷至沓来。”
自去年7月,县里下发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文件开始,大麦屿街道便着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目前,以石峰山山海风光带和福昌基山水风光带为主的大麦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已上报2012年度建设项目11个,主要涉及游步道、观景平台、停车场和公厕等项目,争取到县级资金172万元。
“美丽乡村不仅仅要美丽,还要可持续发展,形成真正‘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王连文认为,美丽乡村建设还要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要新增山体绿化造林面积,做好现有果农、茶农的培训工作,巩固经济林绿化成果。培育农民增收的新支撑点,加快土地流转,加大特色农业的开发力度,引进蓝莓、铁皮石斛等经济林木和中药材的种植,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为村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未来,大麦屿的“美丽乡村”长什么样?老家就在石峰山村的徐仁法借用中国美院鲍立雄教授考察石峰山山海风光带时所赋之诗来形容,那就是“石峰山居梦飞花,龙额宫外追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