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近80年历史的江南水泥厂,是南京一处重要的工业遗产。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京特、辛德贝格等国际友人在此设立难民区,保护和挽救了大批南京百姓的生命,更赋予这个老厂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今天厂区内,京特、辛德贝格等人的故居,救护难民的诊所“小黄楼”,以及日本投降后关押日俘的营区等历史建筑,依然掩映在法桐浓密的绿荫下。根据规划,造型独特、位置醒目的小黄楼与京特故居两栋建筑,将进行功能置换和环境改善,成为风貌区的标志性建筑和象征。
本次规划提出,风貌区内的新建建筑,应尽量符合整体风貌。在细部设计上,应考虑规模、高度、色彩、体量、立面风格、门窗比例以及与附近历史建筑的组合效果,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檐口高度应在9米以下,建筑色彩应采用米黄、青灰、红褐等与风貌区相协调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