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黄山祁门县“三连跳”的政务大楼能否顺利建成?

阅读: 发布日期:2013-02-03 09:12 |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一个小县城,要花上亿元建设县政务办公大楼么?”这两天不断有黄山市祁门县居民向本报反映,该县正在建设的县政务办公大楼面积有33000平方米,耗资高达106419359.05元,这极大超出了此前上级政府部门批准的18000平方米,4500万元的建设标准(2月1日《江淮晨报》)。

 

县政府根据办公需要经过上级批准建设办公大楼无可厚非,一般来说,经过上级政府核准的办公大楼无论是使用面积还是设施条件都基本能够满足需要,未经上级同意擅自改变或扩大建设面积都应属违规,但是,祁门县政务大楼在向市、省报批过程中,建筑面积都是18000平米,投资费用也均为4500万元,无论省市都是按其申报所批,然接下来的实施,祁门县却完了“三级跳”,建筑面积从批准的18000平米一跃到最后成了33000平米,投资费用也从经过批准的4500万元,到招标的8000万元,最后到中标的1亿多,“三连跳”不仅将建筑面积“跳”大了近三分之二,总投资竟然“跳”过了1倍多,当地官员还能给出“超出面积无需报批”的荒唐理由。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显然,当地官员给出的这个理由并不是“一拍脑袋”,事实上地方政府超标兴建豪华办公大楼已不鲜见,面对公众舆论的质疑,总能给出各种不同却又冠冕堂皇的理由,政务大楼不能没有车库,留下地下两层做车库不能算办公面积吧,地面一楼二楼作为便民服务中心和政务中心与信访中心大厅也不能算在办公面积之内吧,如此一算,真正能作为办公面积的只有1900多平米,也仅仅超出百把平方,当然无需再经过省市批准。事实上,批准一个样,真正建成又一个样,边批边建,未批先建等等,在一些地方几乎已经成为不成文的惯例,只要建成,没有把财政的钱装进个人腰包,即使违规,往往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安徽望江县违规建起超“八个白宫”的政府大楼,虽引起媒体广泛关注,至今依然没有见到有哪位官员被问责,事实上正是这种查处不严甚至姑息纵容,才使得很多地方一幢幢超标办公大楼拔地而起。

 

值得庆幸的是,祁门县这个违规“三级跳”政务大楼现在还只是完成了招投标和“破土动工”,能否顺利建成也是对上级部门处理态度的一项挑战,不过,有几个问题尚需梳理,其一,一般来说政府申报建设办公大楼材料,包括选址、设计规划、图纸等都应一概俱全,如果祁门县在申报大楼材料时,按其33000平米的设计规划、图纸,显然不能获批,这就意味着,祁门政务大楼报批与招标是“两套方案”,而且是蓄意而为之。其二,在招标尚未完成中标者公示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大楼已经“破土动工”,既不合常理更不合规则,有暗箱操作的嫌疑,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更要细究。

 

另外,国家规定县(处)级及以下单位不得超过2500元/平方米,经核算目前祁门政务办公大楼为3224.8元/平方米,超出国家规定每平米达700多元,按照33000平米计算,硬是超出了2300多万,据笔者所知,祁门县只是安徽的一个普通山区小县,2011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仅4.08亿元,可见当地消费价格并不高,每平米3200多元的造价是在追求“豪华”,还是另有“猫腻”,也有必要澄清,建造超标办公大楼或可理解成“用于工作”,如果在这种超标中再存在某些违法或是腐败,则就不是简单的违规了,因此,亡羊补牢虽犹未为晚,但能够将问题处理在萌芽之中,不仅节约行政资源,更能挽回很多不必要的损失,而且,关键是没有让这种违规超标政务大楼再一次矗立在人们面前,刺痛公众的眼镜和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