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中国优秀历史建筑涉嫌“私改”生日

阅读: 发布日期:2013-03-09 15:27 | 来源:未知 | 作者: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日清洋行标牌标注1913年落成(红线处)。

【汉网市民记者“一人行”图文报道】游走武汉街头,发现几处挂牌的优秀历史建筑,其建筑年代标注得不很准确。比如,日清洋行大楼,保护牌上标明“1913年落成”;胜利街333号,“建于1937年”;花园山牧师楼,“建于1937年前”。而从史料来看,这些大楼另有“生日”。

【记者金文兵 实习生岳端 核实】日清洋行大楼位于汉口的江汉路口,与江汉关大楼相邻。市民记者“一人行”找到一张江汉关的老图片,发现竣工于1924年的江汉关一侧,没有日清洋行大楼的身影。这就说明日清洋行大楼的“生日”要晚于江汉关,肯定不是“1913年落成”。

同样,武昌昙华林一带的花园山牧师楼,其墙角有一块奠基石,上面标有“中华民国九年庚申秋建”,说明这栋楼是从1920年秋开始建造。对于这样的二层楼房,不可能需要修建十多年。政府的保护牌标注的“建于1937年前”,只能视为一个概数。

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下设的房屋安全维护管理处(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有关人士昨天介绍,这些标牌是委托市优秀历史建筑研究所悬挂。标牌上的文字,一般都经过专家论证核实。对于市民记者的质疑,还要进一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