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3月14日,央视财经《第一时间》节目报道称,深圳大量建筑物因使用不合格海砂用作建筑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
调查采访中,央视记者分别对涉嫌使用海砂的深圳地铁九号线、华润大冲村旧改项目等建筑项目所用混凝土进行取样检验。结果显示,地铁九号线水泥样本达标,华润大冲村项目样本不合格。另外的7份海砂样本中,有5份不合格,不合格率超过70%。
而深圳巿住建局3月14日下午对深圳注册的102家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率90.3%,不合格搅拌站有15家。“对这15家不合格的搅拌站我们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胡建文说。
深圳住建局节能科技与建材处副处长祖黎虹则表示,目前,深圳市面上建筑用砂中河沙的确实占比不高,但具体的占比数据是多少,因为这一块不归住建局管,所以“目前还没有统计到这个数据”。
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站长高泉称:市场上9.7%的搅拌站不合格,并不等同于将近一成建筑工程不合格。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超标,不等于配置的预拌混凝土最后的氯离子超标,“即使超标预拌混凝土用到工程上,也是有办法处理的。”
深圳住建局提供的另一组抽检数据显示,2012年深圳市混凝土生产品合格率为96%,混凝土中海砂氯离子合格率为96.13%。
而央视报道的建筑项目包括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置地(01109.HK)在深圳投资建设的大冲村旧改项目。该报道指出,华润大冲旧改项目使用的混凝土,由华润自己的搅拌站提供。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搅拌站所用砂大部分为海砂,及一些水洗砂。
央视还指出,海砂用作建筑混凝土在深圳“比比皆是”。接受央视采访的砂场负责人透露,除福利房,他们同时向平安金融中心、嘉逸豪园、深圳地铁工程提供海砂。
胡建文就此回应说,对媒体曝光的四家搅拌站和涉嫌流入不合格建筑用砂的三个项目,责令停业和停工整顿。
这四家搅拌站分别属于深圳市天地混凝土有限公司、深圳市东大洋建材有限公司、华润文伟混凝土有限公司、港创建材有限公司。涉嫌流入不合格建筑用砂的工地有嘉逸豪园、华润大冲城市更新项目、平安金融大厦。
“对于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质量问题,包括用砂的质量问题,绝不护短。”胡建文强调。
但深圳住建局也同时强调,建筑用海砂氯离子含量检测,在目前的国家规范和实践中还不是一个强制性要求。“搅拌站和供砂企业有责任和义务确保他们的材料是合格的,符合国家要求,但国家目前对用砂单位没有强制性规定必须检测这个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家对海砂用于建筑行业的管理日趋严格。1979年以来,先后3次修订国家标准。
1979年制定的混凝土用砂标准中,普通混凝土对海砂使用没作限制,对混凝土水下或者干燥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氯盐也不作限制。仅对水上、水位变动区潮湿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对海砂使用规定氯离子含量不能大于0.1%。
1992年修订后的国家标准对普通混凝土海砂使用做了限制,要求海砂氯离子含量不能大于0.06%。2004年版的最新国家标准则要求所有混凝土中海砂氯离子含量都不能大于0.06%。
按建设部2004年9月发布的《关于严格建筑海砂管理的意见》规定,海砂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满足要求后方可用于配制混凝土。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若必须使用海砂,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如果建筑用海砂不符合国家的强制标准,超标的氯离子含量将腐蚀建筑中的钢筋,造成安全隐患。
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总学术顾问,长期从事钢筋混凝土耐久研究的著名专家韩宁旭在3月14日央视财经播出的节目采访中表示,含有超标氯离子海砂大量存在于建筑中,有裂变侵蚀钢筋的过程,经历一定潜伏期和发展期后,建筑物“基本可称之为危楼”,其相对寿命要比国家规定的50年民用建筑寿命,“至少减少一半”。
但在3月15日出席深圳的新闻发布会时,韩宁旭则强调,央视对其采访有断章其意之嫌。他称氯离子只是引起钢筋锈蚀的重要因素,但并不代表说氯离子高了,建筑物钢筋一定会锈蚀,“海砂内掺法带来对钢筋的锈蚀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海砂是有害的。”
韩宁旭表示,钢筋锈蚀有很多因素引发,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建筑物出现钢筋诱蚀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突出的原因,即是氯离子的存在。深圳海砂危楼一个典型案例是鹿丹村。鹿丹村位于深圳市罗湖区,24栋居民楼于1989年建成使用,是深圳大型福利住宅小区。居民入住不久,即遭遇楼板开裂、墙体裂缝等问题,2004年即被列入旧城改造项目。
海砂存在深圳建筑市场是一个客观存在。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有限的河砂资源已远不能满足目前市场需求。据祖黎虹介绍,之前深圳河砂主要靠东江、西江供应市场,但随着深圳及周边城市的建设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西江、东江河砂供应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对河沙开采限制趋紧。
开发商选择海砂用作建筑混凝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可以节约一半的成本”,“一立方海砂,比河沙要便宜近120元”,高额的差价,是海砂受市场欢迎的主要原因,而深圳这几年建筑市场的需求量又非常大,“海砂危楼四处开花,监管部门熟视无睹。”央视的节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