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强的情形下,世界各国主要工业园区都从各国实际出发,逐步改变高耗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发展的老路。我国也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开始大力发展第三代产业园区——绿色生态产业园区。
本文以“深圳湾国际科技生态城”为例,从一个典型案例的角度,呈现我国绿色生态园区规划方面展开的最新探索和实践。
打造国际一流科技生态产业园区
总体鸟瞰
地处深圳湾区核心地带的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是国家赋予深圳经济特区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项目,是深圳市“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是引领新一代产业园区的标杆之作。
园区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紧邻前海深港合作区、后海开发中心和大沙河高尔夫球场,连接香港及深圳城市重要功能区,轨道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项目占地面积20.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7万平方米,包括产业用房、办公、商业、酒店、公寓等复合功能。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总部、商业、住宅、和生活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国际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将打造成为——
上市/拟上市高科技企业总部基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平台;
创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加速平台;
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园;
高新南区的配套服务中心。
项目的核心发展理念,是致力于为政府、公共机构、先进的大中小型创新科技企业、学术机构与专业人士之间搭建交流和科技创新与转化的全球化的桥梁,并有效地通过资本金融力量来促进创新,驱动先进科技的诞生,让园区和世界接轨、和金融市场接轨,提供包括人文、开放式园区的生活环境等在内的泛服务。
按照计划,2011年12月27日动工的生态科技园将在18个月内完成第一期工程,4年内全部完成四期工程。建成后,深圳湾国际科技生态城将成为高新区的新地标和示范区,引领高新区升级;同时将成为高科技上市公司总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引领深圳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园区、绿色建筑——以生态为核心的“第三代园区”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被称作第三代科技工业园区。第一代科技园以规模化生产为特色,以工业厂房为主要代表经济开发区模式;第二代科技园以科技为导向,办公研发用房与生产厂房为主,少量生活辅助;第三代科技园以生态为核心,集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经营为一体的聚集体,深圳湾项目是这种新模式的探索,其核心宗旨,在于注重经济、社会与环境三大效益的平衡,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和人的和谐共赢。
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已成为全球共识。与此同时,深圳湾科技生态城是深圳湾片区剩余的最大面积的可建设用地,在高新区面临“发展空间急需拓展”的现实条件下,“宝地宝用”这一原则成为从城市管理者到实施建设者最大的共识。参与制定总体规划和负责项目绿色设计咨询的深圳建科院院长叶青表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建设在环境生态方面呈现出“三高三低”特点。“三高”是高密度、高速度、高品质,“三低”则是低冲击、低成本、低消耗。如何实现“高密度”与“低冲击”的平衡,是“宝地宝用”的关键所在。
通过园区室外风环境模拟指导规划布局和景观设计,场地周围人员活动高度1.5m处风速云图
昼间1.5米高度处声压级dB(A)分布图
为此,园区系统、建筑本体、室内环境、建造运营四大绿色技术板块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生态表皮、智能运营等十八大绿色技术系统全方位保障园区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性能、高舒适,点绿成金,创造效益。按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园区来建设,实现绿色建筑全覆盖(100%绿色建筑),从数量上来看,这将是绿色建筑技术的集中应用,不仅在国内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也不多见。据初步统计,节电率可达30%,节水率达30%,垃圾回用达70%,从资源消耗和减排角度,相当于容积率3.5~4.0的项目,用更少的资源容纳更多的成员,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社会和环境效益。与此同时,建筑单体保持了高标准,通过建立世界领先的通讯设施,保障园区与世界的瞬间连接,吸引跨国公司入驻;打造适应性强、品质高尚、形象国际化的建筑,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需求。
垂直城市、混合社区——高密度前提下高舒适度的城市环境
如何在高密度和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改善建筑和环境的品质,提升办公环境的舒适性,同时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是作为“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园”的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的一大亮点。
在容积率高达6.0的地块上,创造性地以城市层、社区层、企业层三种公共、半公共界面组织交通和空间,形成功能复合、人性化、生态化的城市空间。通过垂直城市设计,利用9.3米高的网络花园、24米高空中平台和50米高的屋顶花园,将商业、研发、总部等不同功能复合起来,提供了10万平米以上的空中花园,让人可以在花园中更健康、更自然地办公,随时享受清风、细水、碧野、柔光。类似的绿色办公方式,还源于对自然风和光的利用——顺应深圳湾的日常风向,科技生态园将塔楼放在了东侧,这不仅能够降低区域的热岛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通风设计产生20%~30%的空调替代率。至于光的应用,一系列导光聚光技术的应用将提升室内自然采光效果。
规划亮点:分层设计,垂直城市示意图
科技生态园集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其中70%为产业用房,吸引高科技企业总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入驻,30%为园区配套,包括综合办公、商业、酒店和公寓等功能,改变传统产业园区只有生产没有生活的钟摆式布局。通过强调生态理念、加入生活休闲的元素,强调城的概念,不仅完成从园区到社区的“进化”,为创新型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完善的生活和娱乐设施,而且立足于整个高新区南区来规划,对于满足高新区日益增长的产业用房需求、生活配套设施需求等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园区活力中心
项目根据“公交优先+慢行系统”的绿色交通策略,通过合理设置轨道交通站点、公交首末站和公交停靠站,使园区周边公交站点300米范围100%覆盖的规划目标,项目公交分担率达到75%。此外,园区利用地下空间再造城市第二市政道路缓解交通压力,减少污染,同时园区注重在都市高密度建筑群中增加对人的亲和力,在地面层结合商业配套设施塑造宜人尺度和小空间,体现人文情怀和文化气息,有利于打造国际社区的氛围。(本文由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项目周边公交站点设置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