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芦山地震震中一座百年老宅“屋坚强” 张家大院屹立不倒

阅读: 发布日期:2013-04-23 17:40 |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百年老宅外观 新华社记者王玉山 摄

  新华网消息(记者贾永 王玉山)一座百年老宅历经地震巍然屹立,7户张姓人家在这里平静生活,成为芦山灾区的奇迹。
 

雅安庐山7级地震后,不少房屋被震塌,而一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老宅却屹立不倒,堪称“屋坚强”。张家大院为瓦木结构四合院,坐落于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山脚下,7户张姓人家震后在这里照常生活。主人之一张大金说:“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老宅,在地震中除了屋脊脱落几块瓦片外,没有任何损伤。”长征期间,这里曾是红30军司令部。


“张家大院”坐落在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东南的一处山脚下,上下两层,木瓦结构。记者看到,与周围民房或倒塌、或开裂不同,老宅除了屋脊上掉下几页瓦片外,其他几乎完好无损。

走进这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式老宅,青石铺面的天井里,88岁的何玉珍老人正在用从山上引来的山泉水淘米洗菜。老人告诉记者,现在住在老宅里的7户人家,都是她的子侄辈,本来盖了新房的5户已经搬走,震后又都搬了回来。“老屋经事多,住着踏实。老老少少40多口人住在这里,生活和震前没什么两样。”

何玉珍老人的侄子张大金介绍,老宅是祖上传下来的,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坐南朝北,共有16间住房,面积700多平方米。

老宅背靠郁郁葱葱的山林,房前一棵据考证有1200多年树龄的金丝楠古树,足足有6人合抱粗。红军长征时,老宅曾作为红四方面军30军的司令部。古树下一汪清水,据传是当年红军将领的饮马池。

“地震前,时常有人来参观。”张大金希望更多的人们关注这座百年老宅,留住一段历史。

 
 
 

百年老宅前的千年古树 新华社记者王玉山 摄
 老宅背靠郁郁葱葱的山林,房前一棵据考证有1200多年树龄的金丝楠古树,足足有6人合抱粗。古树下一汪清水,据传是当年红军将领的饮马池。


 
 

百年老宅天井 新华社记者王玉山 摄


 

百年老宅外观 新华社记者王玉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