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教育>建筑教育>

青春学子畅想安徽建筑大学梦

阅读: 发布日期:2013-05-06 08:31 |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学校成功更名安徽建筑大学的喜讯传来,广大学子欢欣雀跃,共同畅想建大梦。凝聚青春力量,建功美好建大,青年学子是建大美好明天的缔造者,来听听他们直抒心意。
环能学院学生宋汝东:在这美好时节,我们见证了建大办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建大学子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期盼,就是希望安徽建筑大学的明天像春天一样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回顾过去,我们在安徽建筑工业学院道路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展望未来,安徽建筑大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让我们坚持学习实践,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可用之才;坚持知行统一,努力成为提高科学、推动发展的有用之才;坚持学以致用,努力成为“凝聚青春力量 建功美好安徽”的能用之才。让我们共同为实现学校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使安徽建筑大学更加坚强有力地立于安徽学术之林。
恰同学少年,八方齐聚徽弘门;赞建大学子,众人扬帆易海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我飞。祝福各位同学珍惜美好年华,缔造无悔光阴。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傲视群雄的气魄、以青春无悔的担当,书写出自己别样的青春篇章,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健步迈进,为绘就安徽建筑大学的美好画卷而努力奋斗!
土木学院学生戴蓬飞:当我置身在春意盎然的建大校园,静静地回眸她的成长之路:从1958年创建,到1960年开办普通本科教育;从1986年复办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到2012年被列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终于,在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建筑大学。一路走来,她始终坚持着“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校训,坚持着“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办学定位,坚持着“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秉承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安徽建筑大学”——她承载着每一位建大人的光荣与梦想!
当我信步于风柔日暖的易海湖畔,天空是沉碧的,太阳像海绵一样柔软,沉醉在这水、这岸、这景中,我们在草地上聆听广播里的歌声,在教室里开展师生互动,在图书馆里领略知识的宽广,在操场上挥洒汗水,在自习室里埋头苦读……她是我们温馨的家园,是我们梦想的起点。她给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筑梦的平台,包含着科技、体育、文化、艺术各个方面,她一直努力把我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她是诞生梦想的摇篮,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那些在这里长翅丰羽的细密日子,是在千山万水之后,最终立于彼岸的那座灯塔。
当我驻足在九月桥上,我忆起那年九月,第一次站在这座桥上,面对斑斓水波,意气风发。这桥便是路,是我们不经意走过的路中的一段,是我们千万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中的一瞬。我相信,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坚定地走着。在那不平坦的地方,在那曾迷茫的地方,就让我们舍弃旧日,闭上双眼,回想一切的起源,用这最初促使我们上路的梦想,去寻找方向。这盈盈的水上,九月桥笔直而坚定,在阳光下延伸着,桥的那一边,每个人都会看到自己始终为之拼搏的梦想。
梦想,可以点燃希望;梦想,可以指引方向;梦想,可以凝聚力量。如今,建大与我们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她的目标就是实现由“学院”向“大学”的实质性跨越和转变,建设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的建筑大学。而我们同样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不懈奋斗着,下一步,将是我们共同的、如火如荼的未来。
建规学院学生李程希: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心灵源于对梦想的渴望,我的建大梦,是我彩色的黎明。
在建大读书这么久,如今学校更名成功,身为建大学子,感到十分荣耀。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自己的建大梦,就是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让自己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
在建筑与规划学院,我们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我们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的明天,肯定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定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建大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环能学院学生潘岩:每每被问起梦想是什么,我总感觉有一肚子话要说,话到嘴边时却突然感到语言的无力。于是,我突然明白:梦想,需要行动去表达。
从天津到合肥,两个完全不同的城市,陌生的街巷,陌生的面孔,陌生的方言,我在这儿第一次感觉到家的遥远,一切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我的梦想是每天都有事做,每天都过得有意义。如今,我已经大三,进入学生会也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回想三年的学生会生活,每一个任务结束之后总能学到不同的东西,当你回想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感觉趣味无穷,而这便是我想得到的快乐。
在得知学校成功更名大学的消息后,我从心底感到兴奋,因为我知道这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当每一位学生的身上都因充满正能量而闪闪发光,那么这样的学校才是真正有力量有梦想的学校。为了更大成功,环能学院学生会积极举办“树立校园新风”、“校园文明月”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为学校实现更大的共同目标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们期待所有同学能够快乐生活,快乐学习。
管理学院学生曹静波:季节的栏栅锁不住斗转星移,时间的流逝挡不住拼搏进取。廿七岁坦途,铸就徽宏;半世纪坎坷,玉成大学。
多年来,管理学院全体师生一直秉承“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校训,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用心学业、刻苦自砺,以自己求知的渴望和不竭的探究精神,为菁菁校园注入青春的活力。伴随着建工的发展,管理学院也一路越走越强,越长越大,从最初的城市建设系建筑经济教研室,发展到目前拥有7个本科专业,一个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在校生3000余人的大院,学院师资力量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日益精湛,团学工作也不断丰富。
回首过去,管理学院硕果累累,一代代管理人和全校师生一起托起了美丽的建大梦,它屹立在徽弘门上,它荡漾在易海水中。展望未来,管理学院前途光明,它将跟随建大再奋进、再飞跃,用拼搏书写辉煌,用团结奏响嘹亮,用坚定的信念成就不朽的梦想!
电信学院学生袁沐:那一年的秋天,我第一次来到了这里。微风像一只纤纤玉手拂过校园,伴随着丹桂沁人心脾的香,也拂过了我。我知道,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起初,行走在鸣乐路上,遥看着教学楼,心中常会泛起一丝悸动,是欣喜?是悲伤?亦或是二者兼具?毕竟那里再也没有专属于我的教室,我的座位,我的同桌。仿佛一粒蒲公英的种子飘荡在空中,一种强烈的无根感使我无所适从。再看着路上匆匆的行人,永远走在易海学居通向日月广场的路上。望着湖边两两成双的情侣,永远有着欣赏不完的美景。我是应该像他们,还是像他们?似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风却没有想去的地方。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上课的教室。寻个空地方坐下,位置稍靠后。因为许多座位早已坐人,还有很多已被提前“预定”了。几分钟后,老师开始上课,上课内容有些抽象,同学们存在很多疑惑,我身边的同学也是满面愁容。我经常这样静静地观察着他们,仿佛我是走错了教室的学生。日复一日,我渐渐看懂了,明白了。也许我们同坐一间教室却不熟悉,正因如此我们有了相识的机会,上一刻的陌生人下一刻也许正在探讨问题。在大学,我们没有同桌,因为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同桌。我们没有教室,所以哪里都是我们的课堂。这也许正是大学的真正含义。
建大校园里有着种类繁多的学生组织,展现着青年人的热情和活力。各种专项实验室激励着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图书馆更是智慧的宝库。学着融入其中,这是我们的第一步。我们要做的很多也很纯粹。
蒲公英的种子再也不用随风飘飞,建大的土地接纳了他,在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沐浴在阳光中,生长在碧空下。
材化学院学生梅峰: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考上大学所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命运。而我则是带着这份使命一直坚定地追寻着我的大学梦。
三年前,我来到安徽建筑大学高分子专业,但我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对我而言,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是让我的梦想插上翅膀的地方。这几年的大学经历让我坚信一个道理:“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学里点点滴滴的努力,都是在为未来理想的大厦添砖加瓦。专业知识是核心,是我们立足的根本;人际沟通能力,是我们进步的催化剂。伴随着近几年材料行业发展迅速,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数理系学生纪福龙: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梦想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踏进了建大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和谐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建大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
徽宏门揣着我们的愿望,教学楼里的朗朗读书声仿佛在歌唱,我们的建大已不再是梦想。
我的大学像春天一样,正准备扬帆起航!
花开的日子,阳光依旧温暖的发烫,痴情的麻雀在宿舍旁吐露春天的心事,
骄傲的我,坐在熟悉的日月广场上,陪伴静止的斜阳;
花开的日子,远望人生的风景,易海的碧波荡漾,
睡在上铺的兄弟,同桌的你,我们都肩负建大的希望;
花开的日子,争先吐露的芬芳,樱花与玉兰掩映的校道上,
车铃如潮,无数年轻的学子走过身边,毫不停留,
阳光如语,潮湿了我深情的眼神,
挥挥手,即将作别菁菁校园,
在斟满咖啡的苦涩杯子里,我开始寻找,白色方糖的滋味;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
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
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建大的乐章即将奏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建大愉快地学习;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建大尽情的释放;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人生的起点展翅飞翔。
建大已不是梦,今天,在我们手中。未来,愿我的母校更加辉煌!
外语系学生王恺:记得刚进入建工学院时,辅导员给我们进行入学教育,希望我们以实际行动为更大做贡献,今天,我校更名为安徽建筑大学,这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作为建大学子,我感到无比光荣和骄傲!
一直以来,建大梦也是我们每个学子的梦想,我们都在为这个梦想不断努力着。学校更名,将会使我们学校的名字更加响亮,给建大学子带来更多切实利益!
更名大学成功,学校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的建大,我满怀信心,同时也充满期盼。希望学校可以为我们开放更多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对于我们外语系多开设一些外语语言类专业课程。我更希望我们学校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艺术学院学生董晓雨:今天,我无比的骄傲,我的建大梦实现了,多少个春秋,我们的梦想实现了!
建大梦的实现,是全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见证。自踏入校门的那刻起,我们对明天都有着美好的憧憬,是学校给了我们信念和斗志,给了我们成长的平台,我们怀揣着梦想向未来驶进。今天,我们的建大梦实现了,我们将有新的启程、新的期望!
作为艺术学院学生会主席,我和学院的千余名同学一起,共同成长在美丽的校园。从过去的经验浅薄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从过去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成竹在胸,从过去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丰富多彩,我们坚持把最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现出来,我们在成长,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带着我们艺海学子独特的风格,在校园里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飘扬起我们青春的旗帜!
现在,我的建大梦实现了!伴着这胜利的喜悦,我骄傲,因为我是建大的一员!
机电学院学生董龙雨:“新的历程,新的梦,让我们踏上新的旅程,张开羽翼闯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大学我来了”。这是我来到大学的前一天写的,依稀记得当初自己独自一人背着行囊坐上了从哈尔滨发往合肥的火车,心中无限的憧憬,也有些许迷茫,但是一想到大学中有诸多想实现的梦想和希望,心中又泛起了层层喜悦和激动。
“建大梦”是每一个同学心中的梦的汇集,作为机电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我的梦想就是带领我们学院的同学共同努力,把本学院的工作做好。我希望我们的同学学有所成,希望我们的大学更加有实力、有激情,晋升一流大学之列。其实梦想不论大小,只要你坚定信念,不惧怕失败,敢做梦,圆梦就在我们眼前。建大梦圆,新的气息迎面扑来!追梦的道路永不停息,这是一种境界,也是建大一直以来传达给我们的精神!愿同学们带着自己心中的“建大梦”奋勇向前,成就自己,共筑建大美好的明天!
法政学院学生艾梦晓:还记得当我们知道建工要更大时,每个人都很激动,很期待。直到寒假的时候在家里得知建工更大成功,那种期盼的心情才稍稍有些平复。
作为建大的一份子,在建大为我们创造条件的同时,我们也要尽自己所能为建大赢得荣誉。我作为法政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更应该做更多……我想每个人都有一个建大梦,我的建大梦总结一下就是关于成长的梦。
第一个梦:做好自己,学好专业知识,丰富自身专业素质。 注重本院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重视专业课成绩。做好晚自习和课程考勤工作。
第二个梦:举办更多更有意义的学生会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办事的能力,寓教于乐,利于同学们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全方位发展。
第三个梦:支持社团发展,创建更多有学院特色的社团活动,丰富社团文化。举办好“易海法学论坛”,大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社”等。
第四个梦: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加大对早操查操力度,努力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更好的运动环境。
总之,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为同学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更好的学习环境,为学院为学校争取更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