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特写
张跃:技术与环保的狂信徒
张跃 53岁
“天空城市”项目的规划以及推动者
远大集团总裁
7月20日,一个名为“天空城市”的项目在长沙奠基。在计划中,“天空城市”将建为高83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并且计划用时不到一年。
项目的发起者,则是一家长沙的本土空调企业——曾在PM2.5概念爆发时声名鹊起的远大集团。
随着消息的传开,“很多小伙伴们都被震惊了”。正负两面截然不同的评价接踵而来。支持者以这个浩大的工程为傲,而反对者们则表示怀疑,甚至有人直斥为“炒作”。
7月31日夜,远大集团向中国日报网提供了远大集团总裁张跃的文章“天空城市正能量”,作为回应世界第一高楼地标建筑的安全性、工期等社会质疑。
1
“天空城市”项目引发的几大关注点
质疑一:7个月建世界第一高楼?
以高度计算,“天空城市”这座220层的大楼,高838米,比当今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还要高出10米。如若建成,“世界第一高楼”的称号将会移至长沙。
投资方远大集团,将其命名为“天空城市”。根据远大披露的计划,这座高楼将囊括几乎城市所具有的一切功能——学校、医院、养老院、篮球场、森林公园皆在其中。
以惯常的思维审视,“天空城市”无疑是项浩繁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但远大集团却给出了一个令世人瞠目的建设速度,“不含基础部分,只需4个月”,“今年10月开建,明年4月封顶,明年5、6月入住”。
一般而言,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周期需要5至10年。迪拜塔于2004年9月动工,直到2010年才竣工。
“就像是一颗卫星嗖地蹿了出来。”湖南住建系统一名工作人员以“一个普通长沙市民”的身份点评说,7个月的速度“快得有点不可想象”。
张跃回应:
质疑“天空城市”7个月建筑周期太短,是炒作,或是忽视质量。这是轻言。问题的根本是“工厂化”。远大可建公司及外协厂共2万多名工人在工厂生产4个月,再有3000多名工人在现场安装3个月,用这200多万个工日,做96万平米地上建筑,对埋头苦干的可建员工而言,是十分宽裕的事。至于基础施工为何只用半年时间,这得益于中建五局的实力和当地地质条件的优越。
质疑二:90亿就可盖第一高楼?
自7月20日“天空城市”奠基后,外界还把对“天空城市”的质疑上升至报建手续、资金等层面。这其中,资金问题是引发舆论质疑的焦点之一。
在不久前刚刚爆发“钱荒”的背景下,有质疑称,张跃会步史玉柱后尘,重蹈当年巨人大厦的覆辙。
据介绍,“天空城市”项目造价预计约90亿元。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远大的营收为40亿元。
张跃回应:
远大1995年以来从不贷款。这不是说“天空城市”不需贷款,而是表明远大是理性公司。多年来,远大年年被各大银行授信数十亿,但我们从未动过一分。有专家质疑“天空城市”90亿造价,说至少要2倍,否则就是“建一个空壳”或“邪门的突破”。他猜中了,是“邪门的突破”,包括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天空城市”是采用远大可建(可持续建筑)建造,不是传统模式。90%工厂制造,且全由产业工人制造,没有层层转包、没有窝工、也没有华而不实的装修,且资金周期极短,造价当然低。其实,我们干嘛不像有些地标楼那样说几百亿呢?重要的是,“工厂化建筑”技术本身就是“邪门的突破”。
质疑三:没有报建?工程质量如何保证?
除了资金问题,这座世界第一高楼是否“报建”也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7月24日,有报道援引湖南住建厅的话称,“天空城市”没有向其报建。另外还有媒体报道称,该项目已被叫停。
“我们没有下过叫停的文件”。7月25日,湖南住建厅一位负责宣传的官员称。当日,记者在工地上看到,几十台机械设备正在挖土和运土,自来水公司的工人则正在准备铺设管线。
7月26日,长沙市相关部门回应称,目前项目已由望城区发改部门备案,并办理了国土使用证,而施工图、消防等一系列方案审查及相关行政审批手续正在按程序办理中。
远大集团新闻发言人朱琳芳说,时机成熟时,远大会召开发布会,一并解答公众所关注的问题。
张跃回应:
自从2010年宣布“天空城市”计划以来,远大已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做了数百项试验,光风洞就与国内外3家实验室做了4次。即使远大不重视安全,“全国超限评审委员会”专家们以及各级主管部门,也不可能有丝毫懈怠。况且,拿90亿元和一个享誉80国的远大品牌冒险,脱离起码的企业思维。“天空城市”几十万吨钢材来自世界钢铁技术头号王国卢森堡。我心里曾偷偷难过,几十万吨钢材运输2万多公里太不环保,但我的理智告诉我,安全必须优先于环保。至于质疑没办报建手续就开工,没人犯这个低级错误,远大不会,政府更不会。
2
远大集团建筑实例
2011年,用“可建”技术15天建30层酒店
事实上,在这次凭“天空城市”项目震惊舆论之前,远大就已经有过一次“红遍全球”的经历。2011年12月,一段视频被放上互联网,视频主要讲述了一家长沙的建筑企业像搭积木一样搭起了一座30层的酒店,历时仅15天。“速度简直逆天。”有网友这样评论说。
该企业即是远大集团旗下的远大可建。
“这座酒店之所以耗时短,就是因为采用可建技术。”远大工作人员熊志华介绍道,除了最初的几座车间,整个可建厂区的建筑均是用一种名为“可持续建筑”(以下简称“可建”)的技术“搭起来”的。比如,T30旁边的一座高32层的员工宿舍的主体,建成仅用了12天。
据远大提供的材料,可建的最大特点是在工厂中生产出一块块“主板”,然后将其运往工地上进行吊装。这些“主板”,主要由天花板和钢结构的地板构成,二者之间装有通风、给排水管道、电器线路,甚至是LED灯。
熊志华称,负责安装的工人就是可建自己的员工,“他们平时在车间里生产‘主板’,建楼的时候就会变身为建筑工人。”熊志华说,整个安装过程,未出过一起工伤事故。
3
技术狂热者
张跃于1984年从商。他先是倒卖胶卷,接着干起了装潢。根据远大提供的材料,做装潢时,张跃意识到“这是个进入门槛特别低而又蒙骗客户易如反掌”的行业。
此间,张跃的价值观逐渐形成——“做一个有价值而不是只赚钱的企业”。从装潢抽身离去的张跃,创立了主营非电空调的远大。所谓非电空调,空调消耗的能源来自热能,而非电能。
随后,远大集团的业务走上国际且销量日益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张跃被打上“空调技术狂热者”、“工作狂”等标签。
以“不污染环境”为道德底线
张跃对一系列独特价值观的推崇,使远大有别于其他一些企业。一份《远大价值观》的材料的开篇语,即是“远大是一家用价值观色彩覆盖产品、服务和管理活动的企业”。
远大坚持“不污染环境、不剽窃技术、不蒙骗客户”等道德底线,“把道德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
此外,远大城中的小超市无人值守、宿舍房门也“永远都不用上锁”。远大的员工还需遵守“不去购买一次性用品”、“出行尽量骑自行车或坐电动车”等理念。
根据规定,每年不使用机动车的远大员工可获得1560元的奖励,骑摩托车则会被奖励720元。在可建城里,草皮以外最多的植物是员工在业余时间种的向日葵。一块石墙上,刻着可建对其员工的评价和要求,“生产精英、技术天才、地球卫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