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位于证大当代艺术空间的展览部分,将展出9件隈研吾的建筑作品模型及相关影像资料,包括“梼原木桥美术馆”、“太宰府表参道星巴克店铺”等;而在喜玛拉雅美术馆的空间内,隈研吾将两层楼高的1∶1模型介入其中,在建筑内部分享当下社会逐渐普及的SHARE HOUSE概念,阐述如何在共享空间中保留独自发展的“隙间”。观众可以亲自走入此建筑模型中体验何为“共享空间”。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建筑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等。著有《十宅论》、《负建筑》。
何为“隙间”?隈研吾认为,物与物挤在一起、没有缝隙的状态,不仅仅会显得透不过气,更重要的是难以应对环境、状态以及使用方法的变化。如何在建筑中酝酿出隙间,是隈研吾目前最重视的一点。20世纪为了追求强度和精度,建筑放弃了隙间,最终令其难以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变化,变得脆弱、不自由。隈研吾用石头、木材和竹子在留出隙间的前提下打造建筑本身,希冀发现建筑的全新可能性,打造拥有隙间的建筑,令建筑重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