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首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出炉揭秘

阅读: 发布日期:2013-12-09 08:49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首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出炉揭秘

■广州市总工会礼堂。

  ■新快报记者何姗

  广州首批历史建筑推荐

  名单出炉

  价值类型多样、建筑类型丰富、建筑风格各异、建造时间跨度大

  望穿秋水,广州首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终于揭开庐山真面目。这批名单经过了艰辛的普查,严格的评审,不断增补,反复修改。作为体现广州2200年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首批名单,它们是如何发现与产生的?入选标准是什么?又有哪些特点?负责名单推荐工作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张智敏博士与刘晖博士为读者揭秘。

  范围

  130余人历时13月调研2万栋建筑

  新快报:首批名单是何时开始酝酿、如何发现、产生的,这个团队有哪些人?

  答:第一批历史建筑推荐始于2012年12月。

  此前,2012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大学两个大学的普查团队开始了对历史城区内1038宗(实际是994宗)历史审批地块内的历史建筑普查,华工项目组由建筑历史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80余人参与,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师生共50多人参与。

  共对历史城区内约6平方公里的现存建筑进行了地毯式的调查,共调研了近2万栋建筑。

  从不到100处增加到398处

  华南理工大学项目组在上述普查的基础上,结合新快报《广州历史建筑普查·民间版》及“岭南现代建筑保护行动”等媒体报道、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对岭南建筑史的研究和广州城市史方面的研究(本次名单比较多的也关注到岭南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和广州城市建设比较突出的活动遗存)、市规划局和各区政府掌握的历史建筑线索、市民个人推荐,以及近期一些重点平台项目开展文化遗产普查得到的线索,汇总形成了此次的推荐名单。

  首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几经反复,从第一个版本不到100处到第二个版本的122处到最后形成的这398处,数字的增增减减背后,是保护视野放宽,来源更加多样,名单上的建筑类型也更加丰富全面。最初的几十处名单多是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到现在近400处建筑里超过2/3是民居,历史建筑保护也从“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变得走入“寻常百姓家”,发掘民间建筑之中蕴含的价值。

  直到本次名城委审议前的几天,我们都还对398处建筑进行逐一实地查看,复核准确地址和保护现状,尽最大可能杜绝错位。

  标准

  《保护办法》五大标准

  新快报:选择的标准和排除的原则?

  答:选择标准首先依据《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草案)》中关于历史建筑的定义及价值标准的相关条款推荐。

  评价标准包括:

  (一)地方历史价值:反映广州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

  (二)建筑艺术、科学价值: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反映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艺术特色或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三)历史事件载体与名人纪念价值:与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事件或者著名人物相关的代表性建(构)筑物。

  (四)代表性、标志性价值:代表性、标志性建筑或者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

  (五)其他历史文化价值: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等。

  根据市政府近期通过的《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对建成虽不满30年,但是符合前款规定特征之一,突出反映地方时代特点的建(构)筑物,也可以确定为历史建筑。

  所以个别建筑不满30年但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也纳入到推荐名单当中。

  最老的是1803年,最年轻是1989年

  新快报:首批有多少处?哪些特点?有哪几类?哪些代表性?最老的与最年轻的?

  答:首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共398处,主要有四大特点, 希望为今后的历史建筑认定建立标杆。

  一价值类型多样:各类型价值的代表都有:

  地方历史价值:如民国广东警备司令部旧址;

  建筑科学艺术价值:如山庄旅舍;

  历史事件价值:如广交会建筑;

  代表性标志性价值、名人价值:如文化公园水产馆;如林克明旧居、广福巷1、3号。

  其他历史价值:如海珠桥、兰圃。

  二建筑类型丰富:包括10种建筑类型。既包括有影响力的大型公共建筑也有典型民居建筑,既有古建筑也有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文化设施(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旧址多处建筑、友谊剧院、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群等)

  2.办公及教育科研(明心书院建筑群旧址、华南工学院的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中山医学院药理寄生虫楼、大中中学旧址等)

  3.医疗卫生(中西医院旧址、伍家祠道教会医院旧址等)

  4.商业设施(奇和堂药局旧址、太如茶楼等)

  5.旅馆业(山庄旅舍、矿泉别墅旧址、白云宾馆等)6.宗教祠堂(远东宣教会宝岗堂旧址等)

  7.居住建筑(既有成规模的民国时期模范住宅区,也包括关山月、林克明等名人故旧居)

  8.工业建筑(东亚烟厂旧址、西村电厂输送桥等)9.市政交通设施(广州火车站、珠江大桥等)

  10.园林绿地(兰圃、华南植物园水榭等)。

  三建筑风格各异:中西融合,岭南特色,突出广州作为中西融合及岭南建筑发源和兴起的城市历史文化特征。

  建筑风格大体可分为:岭南传统式,西方传统式,中国固有式,中西混合式,早期现代式民族形式,岭南现代式

  传统岭南式:如大小马站书院群;

  西方传统式:如广东国民大学第二校舍旧址;

  中国固有式:达保罗医院旧址;

  中西结合式:伍家祠道教会医院旧址;

  早期现代式:林克明故居;

  民族形式:广州市总工会办公楼;

  岭南现代建筑:白云宾馆。

  四时间跨度大:从清末中后期、民国、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建筑都有代表列入,时间跨度200余年。

  最古老的是同福中路的伍氏宗祠遗迹(1803年),最年轻的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群(1989年)。

  评审

  价值突出的不限30年

  新快报:经过哪些程序?有哪些人、部门参与?

  答:项目组在提出初选名单后,经过了多轮的专家评审,书面征求了名城委专家的意见,还征求了政府相关部门和一些历史建筑的业主和使用单位意见。

  评审专家都是建筑历史、文物保护、文史研究、城乡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多次论证和评审的有部分名城委专家、有关各区政府、规划、国土房管、文化、旅游、园林、教育、卫生、城管、国资委及相关业主单位的代表。

  新快报:这个过程中大家的关注点、争议点是什么?

  答:评审过程中大家普遍关注的是第一批历史建筑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也存在不少争议:对部分历史建筑的价值判断,历史建筑认定的标准,定名的规范等。比如在历史建筑的久远度方面,有些建筑建成不足30年,是否可以纳入,通过讨论形成的共识是:对于价值突出的,可以不限于30年。

  这些建筑价值主要是体现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许多建筑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代表性建筑,集中体现了时代特征。

  又比如历史建筑的完整性,有些建筑经过改建,变化很大,能否列入也有些讨论。如建筑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的代表作矿泉别墅,改建大但也保留部分建筑的原有格局和构件,主要是其在建筑技术和艺术上突出的价值和时代特征,也是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

  还有一些建筑是在今年第一轮评审时提出的,通过讨论,增补进名单。如大小马站书院群、广东国民大学第二校舍旧址等。

  还有些建筑历史上曾经多次易手,也有很多名称,最后挂牌名称的确定都经过反复斟酌和讨论。

  遗憾

  一些重要公共建筑及特色骑楼街未能入选

  新快报:有哪些遗憾?原因?如何完善?答:由于时间紧迫,广州全市层面的历史建筑普查尚未完成,导致很多优秀的传统建筑和近现代建筑此次未能入选。比如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如部分校园建筑、办公建筑、公园建筑等,和广州特色的民居如西关大屋,特色代表性骑楼。

  只能希望尽快开展后续工作,能够列入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

  保护

  将编制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

  新快报:首批历史建筑公布有何意义?保护措施政策如何跟上?

  答:第一批的历史建筑要有代表性和示范性,表明广州市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态度。走出第一步。确定历史建筑认定标准和规范程序,建立规则。完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保护体系,适应城市发展与回应民众、媒体的诉求,积极保护。

  名单的公布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挂牌,及保护规划的编制(包括确定保护范围、必要时划定建控地带,提出具体保护利用要求,规定活化利用的禁止性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