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表演 品小吃 赏绝活 玩游戏 南龙潭北地坛——两大庙会齐开锣 地坛新增嘉年华
沧州舞狮欢腾热闹,山西锣鼓威风凛凛。1月30日上午,第29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和第31届龙潭庙会同时拉开帷幕。一如既往为市民呈上文化大餐的同时,地坛庙会2014年还新增了趣味拓展游戏“音乐闯关嘉年华”。
还没到九点,地坛西门牌楼处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原来,得知庙会开幕前还有热身表演,许多市民一大早就来先睹为快了。走进公园,红红的灯笼映着蓝蓝的天,彩色的灯架衬着苍翠的松柏,再加上路边摊位前一张张笑脸,庙会年味儿十足。
这不,家住地坛附近兴化社区的李阿姨带着4岁的孙子又来逛庙会了,“我年年都来,今天才第一天,算是人少的呢。”说着话,李阿姨和孙子直奔东门门球场,去看大型民间花会表演。民间花会表演是地坛庙会的老传统了,2014年参演的包括井阱拉花、河北沧州狮舞、山西威风锣鼓、陕北腰鼓、朝鲜族舞蹈等非物质遗产项目。只见五只狮子麻利儿跃上一米多高的舞台,又是翻跟头,又是叠罗汉,没一会儿,狮子索性跳下台,伸出脑袋与游客逗趣。这下可把李阿姨的孙子乐坏了,一边去摸狮子脑袋,一边回头冲奶奶说:“快给我拍照!”
花会表演还在继续,旁边的方泽坛隐隐传来中和韶乐的声音,一年一度的地坛“独门”节目仿清祭地表演开始了。身着盛装的“皇帝”带领“文武百官”、“侍卫仪仗”等200多人,登上方泽坛,行三拜九叩礼,祈求地神保佑国泰民安。据悉,仿清祭地表演在庙会举办期间,每天上午10点准时上演。
方泽坛的四周,四个各具特色的舞台前人气也很旺。在“地域风情”舞台前,一位16岁的湘妹子正在表演木偶一托二,惟妙惟肖的两个木偶与表演者相映成趣,乍一看还以为是三个姑娘同时登台;“欢天喜地”舞台亮出了老北京的天桥绝活;“吉舞祥歌”舞台带来了现代、时尚的歌舞表演;“多彩贵州”舞台则以原生态表演,彰显贵州的多民族风情。
与往年不同的是,一贯以民俗文化为主的地坛庙会,2014年首次增加了趣味拓展游戏“音乐闯关嘉年华”,游戏分为戏雪狂欢、勇者争霸、趣味无限、智者无敌四大类。在公园北门的游乐区,许多游客跃跃欲试却又有点拘谨。为招揽游客参与,穿着卡通服装的真人玩偶和工作人员干脆现场跳起了“江南style”骑马舞。果然,一对年轻情侣动心了,他们选择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游戏,女孩在天井外往里面扔娃娃,男孩在里面背着背篓努力接住娃娃……俩人紧张刺激又妙趣横生的表现很快引来了更多参与者,有的一家三口齐上阵,年轻的爸爸妈妈穿越障碍给宝宝穿外套;有的夫妻二人搭档,在跑步机上边跑步边用筷子夹玫瑰花,来自德国的达米安已经48岁,也像个大孩子一样和妻子一起玩起了挑战项目。
看足了表演,玩累了游戏,游客们还可以吃小吃、看展览、欣赏传统手工艺。茶汤、爆肚、炒肝、臭豆腐、狗不理包子,京味儿小吃与外地特色汇聚一堂;剪纸、内画、毛绣、木版年画、手工耳枕,各地手工绝活儿齐亮相。江南刺绣精品技艺展邀请名家现场刺绣,“北京记忆”老照片摄影展,追忆老北京的旧貌容颜。同时,“镜头中的地坛秋韵”照片展也在庙会上展出,作品全部来自去年秋天举办的首届地坛银杏节摄影大赛活动。
据悉,地坛庙会将持续至大年初七。主办方提醒市民:预计初二至初四期间游客量比较集中,希望游客安排好时间,避开客流较多时段,错峰逛庙会。
相关新闻
62项传统文化活动迎马年
马年春节期间,本市将推出庙会、灯会、民间花会等62项传统文化活动,为市民送上春节文化大餐。
1月30日,除了一南一北两大传统庙会——地坛和龙潭庙会已经正式开幕外,马年春节期间,京城还将有大观园庙会、厂甸庙会、莲花池庙会以及民间花会表演等60项传统文化活动陆续登场。各项活动通过传统节日场景还原、传统习俗再现、传统工艺展示互动等生动形式,让市民充分参与、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龙潭庙会已经成功举办了30届。2014年,庙会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推出“龙潭庙会”公众微信和可以免费下载的龙潭庙会APP,市民可通过这两个渠道了解庙会各项活动的详细时间安排。逛庙会时市民还可以随手拍下自己和亲友的欢乐笑容,上传到新浪微博并@“北京龙潭庙会”参加“最美笑脸”活动,组委会将每天从中评选5名幸运游客赠送礼品。(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