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启航新征程 逐梦恩格贝——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暨恩格贝沙漠科学馆开馆十周年座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举行,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司司长孙国吉、鄂尔多斯市代理市长杜汇良、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王涛、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管委会主任杨志忠等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刘恕回顾了钱学森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大农业)”的背景和对这一理论的完整阐述。钱永刚、顾吉环等曾经在钱学森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和亲属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与会者了解钱学森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情、对科学真理的一丝不苟和高尚的人格、博大的胸襟。孙国吉、杜汇良、王涛、杨志忠等围绕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我国防沙治沙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鄂尔多斯市转型发展和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治沙实践等主题作发言。
恩格贝地处库布其沙漠中段北缘,北距黄河仅5公里,总面积 200平方公里。过去恩格贝曾长期受沙漠化、洪水和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困扰,直接危及黄河和周边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安全。40多年来,在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关怀、关注和指导下,在一代代恩格贝人和国内外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历史传奇。目前,恩格贝植被覆盖率已达78%,森林覆盖率达到41%,成为了我国沙漠生态治理的典范,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提供了中国经验。